作者
柳成枝编辑
范志辉
12月20日,SHN48成员黄婷婷单方面发布律师声明,称与其经纪公司丝芭文化解除合作关系,控诉公司未按照合约规划演艺事业。而在此前,再加之今年早前的卜凡坤音罗生门事件,罗正、王菊等偶像明星解约事件,都说明现有的艺人与公司关系正处于急剧的变化期。
对于解约的艺人来说,成立个人工作室成为明星们的首选。从率先回国发展开启国内流量时代的鹿晗,到陆续回国的吴亦凡、黄子韬和张艺兴,再到近年崛起的新流量蔡徐坤,无一不如此。对于快速迭代的娱乐圈而言,这不仅是艺人对于新经纪模式的探索,更有着某种时代的必然性。
后选秀时代下的经纪模式探索
回顾中国的经纪模式,从年王京花与王中军、王中磊合作创建华谊兄弟,到年后范冰冰、周迅等艺人相继成立个人工作室,再到年后明星加入资本运作,“中国式经纪”大致历经了“保姆型经纪”、“明星工作室”和“股份制、合伙人”三种类型。
其中,“保姆型经纪”的经纪人既是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保姆”,也是掌握绝对话语权的“大家长”,艺人对于经纪人拥有超出实体合约的依赖性。“明星工作室”、“股份制、合伙人”的经纪人则成为艺人和公司的员工,经纪业务有关“人”的印记逐渐减退,向公司化管理迈进。
而“明星工作室”这一新经纪模式也顺接了后选秀时代。从年超女选秀诞生以来,国内就掀起了一股全民选秀的风潮,发展到近两年,传统选秀模式已经陷入疲态,而以偶像练习生、创造等偶像养成类真人秀的爆发使得受众、艺人话语权不断得到强化,粉丝经济成为产业的核心逻辑,也宣告选秀正式进入后选秀时代。再加之互联网短视频的爆发、网红对流量和市场的抢占,在各个层面都对艺人经纪模式造成了强烈冲击,传统的权威式艺人经纪模式的垄断局面开始松动,经纪人与艺人的关系也由“情感维系”逐渐向“专业化”服务靠拢。
目前,在艺人经纪领域,在大类别中主要区分为公司主导、艺人主导两种形式。而在细分上则出现了传统型艺人经纪、专业经纪公司、偶像组合经纪公司、平台经纪公司、艺人工作室等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根据《年中国艺人经纪行业趋势洞察》以及相关资料显示,仅年,新成立经营“艺人经纪”业务企业就达家。
可以这么说,相较于公司主导的经纪模式,在艺人的自主选择权上,“工作室模式”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而对于部分具备自我运营能力、自带资源的音乐人而言,当这一新模式能带来的价值以及对音乐事业的助益远大于常规的经纪公司模式时,则会成为更好的选择。这也预示着,新时期的艺人与崇尚流程化、标准化的经纪模式已经渐行渐远,以艺人为中心的“工作室模式”或许更得他们的欢心。
作为后选秀时代的代表性艺人,刘柏辛Lexie对于其成立个人工作室的初衷,曾有过这样的解释:“拒绝了美国音乐厂牌,是为了坚持自己做中国独立音乐人。”而在接受音乐先声的采访中,刘柏辛工作室也提到,“个人工作室能最大程度保证我创作上的自由,虽然体量小,但是可以根据我们对作品的愿景,不计成本,不计时间人力,不顾一切地为呈现作品最好的样子去努力,对我来说对内容的自主性真的很重要。”
事实上,刘柏辛Lexie在《无限意识MetaEgo》中的幕后参与度以及专辑本身的概念,都彰显了艺人在专辑中的创作自由度。比如,她不仅包办了所有作品的词曲,还参与到许多歌曲的制作当中,也贡献了所有音乐作品的和声。
专辑概念上,专辑名称中的“Ego”也是Lexie音乐作品中极其重要的议题,“自我”和“存在”这两个在西方哲学和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贯穿于《Manta》《潘洛斯阶梯》《黑洞》《地球蓝》等音乐作品中,而这些形而上的思考也是其创作的诱因。
从音乐作品本身来看,从《Manta》的海洋到《潘洛斯阶梯》的四维空间,再到《健忘》中的手机屏幕,这些曲目犹如创作人本身彻底打碎再重建自我的过程,正如专辑文案所说,“每首歌都像是一堆镜子碎片,照射了从各个角度出发,在不同时间空间,各异样貌的‘我’”。这些层层堆叠的意象组合,既是创作者对于自我的审视,也期待照见每个听者的内心。
而从首张专辑创作专辑《》寻找年轻、独立的“自我表达”,诠释出更多元的音乐风格“话语权”,到兼具国际视角和东方美感的《》,再到新专辑《无限意识MetaEgo》中比较波普的康德式批判,无一不是“工作室模式”下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作品,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同时,也充满了未来性和前瞻性。
艺人“自运营时代”已经到来?
千禧年之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盗版音乐的日益猖獗,并直接导致了唱片工业的衰落,而听众接触音乐的媒介也从原来的电台、电视、唱片、磁带成了MP3、音乐网站,整个产业的运行逻辑也就此改变,权利中心也从唱片公司开始下沉。
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艺人与唱片公司的合作模式还是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兴起,合作方式也逐步从传统唱片约转向新型的服务约,近期TaylorSwift与前公司的争议解决就是最好的案例。而艺人们纷纷选择以各种方式运营打造个人IP,微博、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和艺人App成为艺人对外发布资讯以及与粉丝互动的重要平台,这也意味着艺人“自运营时代”已然来临。
TaylorSwift个人App“TheSwiftLife”
一般来说,艺人选用“工作室模式”,无外乎三点原因:第一,以艺人为中心的模式带来的专注度、自由度和决策权,这也是最大的优势;其二是则是收益考量,无论是传统型艺人经纪模式还是其他经纪公司模式中,收益都或多或少地被分割出去;其三则是个人独资企业注册资本无限制和认缴制带来的制度便利,使得个人工作室能够低成本地进退得宜。这些都是艺人自运营区别于其他经纪制度的优势,也有效地帮助艺人维护这自己的自由选择权和独立想法。
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个人工作室并并非适合所有人。
首先,艺人本身的能力就是最大的门槛,如果对自己没有清晰的定位和认知,艺人品牌和未来发展便无从谈起;其次,如何在小体量的状态中组建出一只高效运转的团队很关键,能力需要覆盖从推广、策划、商务、经纪、宣传、法务、财务等,这直接决定了运营效率。有没有项目进来?项目如何快速执行?人到位了,有没有资金去启动?资源、人力、金钱对于成长阶段的个人工作室而言,每一环都是需要着力去攻克的。
比如,刘柏辛Lexie在《Manta》MV的幕后故事中也提到,实际上拍摄两支未来主题的MV在小工作室团队所能承担的金钱和人力成本基础上“下了血本”,在找后期动画制作公司BaseFX时也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态。但好在,结果是好的。
当然,工作室模式作为小团队作战,选择专业的第三方服务也至关重要。还是以刘柏辛Lexie新专辑《无限意识MetaEgo》为例,这张专辑由StreetVoice与泥鞋文化联合发行,StreetVoice帮助解决版权发行等相关问题,通过与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的合作,保证运营效果的同时也解决了自我运营商潜在的短板。
同时,刘柏辛Lexie团队在单曲《Manta》的MV制作上重金礼聘《海王》《钢铁侠》等电影做CG的BaseFX团队,以“砸锅卖铁”式地将这两年来的大部分收入倾注到音乐中。或许你要问为什么MV要做CG呢?又或者,在专辑概念中提到“Ego”、“存在”这些严肃晦涩的词语能否被市场接受?而这恰恰是具有个人想法、对创作执着甚至于个人风格强烈的音乐人所追求的,哪怕这些决定有违反商业逻辑的一面。
对于创作者而言,人或者想法是不需要被定义的,Lexie觉得需要这样的画面感才能让作品变得更完整。因此作品才是最终的答案,而Lexie的新专辑《无限意识MetaEgo》可谓是艺人自运营的极致以及典范产品。
而从刘柏辛Lexie个人工作室创造的成绩来看,其不计血本的努力也在国内外乐坛中得到了正面的回馈。从AppleMusic官方Instagram发布Lexie《Mulan》为新年动画,到被南方都市报评为“有未来感的正能量”;从入围第三十届金曲奖最佳新人和最佳演唱录音专辑奖,到获得被誉为“中国格莱美”的CMA唱工委年度新人奖;从登上美国《Greatest》杂志封面人物,再到单曲《LoveAndRun》入选AppleMusic中国地区TOP以及美国地区TOP,成为唯一一位同时跻身中国地区榜单和美国地区榜单的华人音乐人,在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刘柏辛Lexie凭借其音乐实力在国内外展现了新生代音乐人的可能性。
除了音乐上的成绩,她在商业上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这也让工作室模式的运营得以良性运转,继而反哺音乐事业。凭借鲜明的酷女孩风格与时尚感,她先后登上《Nylon尼龙》《大都市Numero》《CHIC小资》《Dazed》等多个海内外时尚知名杂志,也不断收到了来自YSL、Dior等国际一线品牌的邀请,成为了时尚圈宠儿。
工作室的运营其实抱着一种“总会偶遇伯乐”的心态。在不计成本地做作品时,刘柏辛团队相信只要把作品做好,总会有观众看到的,即使是小众群体。这样的好作品,最终也会树立艺人在行业中的立足之地。因此即使有风险,她也愿意去尝试这样坚持作品的品质,一切以尽全力把作品做到最好为主。
正如《V》杂志所言:“刘柏辛Lexie有望成为新一代中国音乐人的面孔,以独特的跨文化声音打入美国主流”。而除了音乐,她在商业与内容并进的事业布局,也显露出她作为主导者贯彻始终的音乐理念与野心。
结语
相较于欧美、日韩经纪公司的话语权和工业化的强势发展,国内的艺人经纪发展更聚焦于“艺人”本身,粉丝经济的蓬勃发展、众媒时代的到来也加速了艺人自运营时代的到来。
对于艺人而言,现在或许是最好的时代。而年仅21岁的女孩,拒绝了大厂牌的邀约,在商业成功的同时却毅然将这些收入投入音乐上,这种对于音乐的纯粹和对未来的长远,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实属不可多得。对于后选秀时代的音乐人而言,其工作室模式也具备借鉴价值,她在商业和行业所获得的的认可也能给更多的行业新人带来勇气和鼓励。
正如刘柏辛Lexie对音乐先声说:“(设立个人工作室)可能有些任性吧。但我和团队也会为了呈现作品最好的效果,去忽略一些预算,操作难度这些问题,就是拼了命去做,我想,这就够了。”
参考文献:
1.《乐华娱乐创始人:艺人经纪行业鱼龙混杂》,《澎湃新闻》。年5月11日。
2.《从“保姆”到“合伙人”,“中国式艺人经纪”路在何方?》,《文化产业评论》,年4月30日。
排版
安林
本文为音乐先声原创稿件,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