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告诉我们流行乐坛没有好音乐真的不怪音

翻开央央一部中国历史,好像从未记载某某是伟大的作曲家,音乐家。到西方去看看,这里是莫扎特的雕塑,那里是巴赫的雕塑。而中国人从未给音乐家塑过像。木匠倒有一位__鲁班。

在中国,写诗特别厉害,写诗的人都被传颂千古。先有诗然后配音乐。到了宋词,其实它唱的就是旋律。所以《虞美人》一定是一首很好听的曲子,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去填词。只可惜唱着唱着,大家都把旋律忘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都改成念了。

《蝶恋花》肯定也特别好听,因为它本来有三个词牌,一个叫《蝶恋花》,一个叫《鹊踏枝》,一个叫《凤栖梧》。其实都是一个意思蝴蝶恋着花,鹊踏在枝头,凤凰栖息在梧桐树。这三个词牌连起来读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它们很可能是一套曲子。而且很好听。可惜这样的曲子也失传了。

汉人驾驭文字的能力很强,七步成诗,那都是即兴创作。即兴能把词填进去。说明我们作词的能力是作曲的一万倍。能写出一万首漂亮的词,才能写出一首好听点的曲子。而且曲子还失传了。到最后还不知道怎么唱。试想一下,让一些作词“大神”比如林夕,方文山,在特别蹩脚的旋律里,填上特别优秀的词,会是什么感觉。或者干脆别作曲,写出词来,直接套上欧美旋律,就可以了。那岂不是贻笑大方。

咱们的汉族文化里,有画家,书法家,诗人,木匠……可是唯独却少了作曲家。即使有也只是诗词或者是历史故事中的只言片语。《荆轲刺秦王》里面的高渐离,“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背后的李延年,《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李龟年。在历史的长河他们也只是留下雪泥鸿爪,惊鸿一瞥。

春秋时期,估计汉族人的音乐还是相当好的。《诗经》当中有“郑卫之风”虽然被诟病为“靡靡之音”,但是想来也是有很多人在唱的。而且《诗经》中有很多叠字“关关雎鸠”,“灼灼其华”……都特别富有音律感。孔夫子说“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想想,那时的音位,可谓是高妙。

可是后来为什为成了这个样子呢,又是谁干的?是孔子起了很坏的作用?还是董仲舒起了很坏的作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是儒家中也有《乐经》,只是失传了。

如果有人按音乐来做一个中国地图,歌舞最好,音乐最好的地方颜色越深。越不行的地方,颜色越浅。整个边疆地区,全部能歌善舞,乐器也弹得好。都有自己的音乐,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舞蹈,自己的服装……越往中部走,风格,特色越模糊。咱汉族人,似乎天生就少了音乐细胞。所以不要抱怨今天的流行乐坛,不给力,推陈出新太慢,几十年还是那几张老面孔在撑场面。

审视一下历史,从春秋秦汉,再到唐宋明清,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把那些旋律忘记的,是怎样一步一步把音乐弄丢的。可能对今天的流行乐坛,也不会那么苛责,毕竟很多东西,尤其是艺术,都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没有历史的沉淀,也很难造出,自己的东西。

音乐,是老天给全人类的恩赐。跟文明程度,进化程度都无关。不管是在最发达的欧洲,还是在最不发达的非洲的某个原始部落。在中国,还是在太平洋的某个岛屿上。大家的音乐都一样,都是“”。这说明,老天是公平的把这个东西给了大家。无论贫富,大家都公平的得到了。不管非洲,美洲,欧洲,都弄得丰富多彩。可是到咱们大汉族,却是这样。

不过不懂音乐,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不爱音乐也只是一个民族的小问题。我们汉族是很伟大的,地大物博,有四大发明,人民勤劳勇敢,忠孝礼仪。当之无愧是一个既古老,又优秀的民族。如果再把音乐做好了,就更可爱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42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