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里的音乐,你听见了吗

年央视春晚《只此青绿》的舞蹈节目,让世人折服在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魅力之中。《只此青绿》脱胎于《千里江山图》,绘画与音乐的组合让人不禁想起了中国文明中的音乐细胞。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未曾断流的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很多瑰宝,尤其是富有特色的乐文化传统。

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了“先王乐教”、“礼乐教化”以及“礼乐之邦”等流传千古的历史文化印记,成为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标志。

孔子创办的私学沿用了西周时期官方的“六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当时的“乐教”并不是我们现代教育所单纯理解的音乐教育,它是包含了多种知识体系的全科教育,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所有的学科。

“乐教”在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这本《画外有清音中国画里的音乐史》中,我们更是能在传世的中国画中感受到中国音乐的发展和魅力。

音乐与文字、绘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甚至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它们是一体的。在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关于乐器的字形,它们已经能表达出乐器构造的复杂程度。这是文字、绘画和音乐的初次结合。

从《孔子圣迹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时期礼乐教化对于个人的意义。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孔子表明用诗歌使人向善求仁,用礼实现个体的自立,用乐来陶冶情操。乐成了养成崇高人格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这是音乐对人的熏陶。

我们又可以在《九歌图》中了解上古诗乐的角色表达,可以在汉代的画像石中寻找乐舞百戏的身影,在帛画中学习音乐的礼仪。“竹林七贤”的音乐精神、古代的制琴技艺、唐朝的琵琶和乐队、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明清时代画图作品中的音乐赏析,这些我们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领略它们的音乐之美。

《胡笳十八拍》是根据历史蔡文姬被掳,在匈奴生活十余年后被赎回的史实进行再创作的艺术主题。胡笳十八拍因表达出蔡文姬在匈奴时渴望回家的思归之情历来受到各朝各代文人墨客创作的喜欢,成为他们笔下的题材。

关于胡笳十八拍这个主题的艺术创作在诗词、曲调、绘画方面都留下了很多引人入胜的作品。

“胡笳”是汉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胡笳十八拍根据现代艺术家研究的观点是一拍即为一首歌,每一拍制成一个乐章,十八拍就是有十八首作品或十八个乐段。

由此慢慢演变成了琴曲中的“胡笳曲”,吟唱的内容也不止蔡文姬,还有王昭君。琴曲对应的有琴歌,这是一种古老的歌唱形式,采用七弦古琴伴奏,弹唱结合。

在这些流传的《胡笳十八拍》曲目中,以《神奇秘谱》中的《大胡笳》《小胡笳》和《澄鉴堂琴谱》中的《胡笳十八拍》流传更为广泛,后者与蔡文姬的故事联系更为紧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绘画创作领域,“胡笳十八拍”从五代时期开始就进入了画家们的创作素材库,而在两宋时期尤为突出,这与当时的社会格局和民族关系有关。在当时,蔡文姬成了“思归”的象征。在现存的有关画作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陈居中作品,堪为其中的精品。

在诗文创作方面,《乐府诗集》中曾收录《胡笳十八拍》一诗,宋代王安石、文天祥等也曾创作过相关的集句诗。其中尤为出名的是文天祥的一组集杜诗《胡笳曲》,这是一首悲愤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愤和痛苦。

对《胡笳十八拍》的再创作一直没有停止,直到我们今天,仍有不少有关的创作,这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诗画本一家,曲中意未了。唐诗宋词元曲,曲在元代达到鼎盛,但曲所代表的音乐文化一直是中华文明的主旋律之一。

同样的题材可入诗、可入画,自然也可入曲,配合着不同的乐器,为世人所吟唱。正如王维笔下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富有意境,北宋画家李公麟由此画出了《阳关图》。“阳关”渐渐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文化性的主题。取材于此的还有《阳关三叠》曲,作为乐府名曲,传唱至今。

画外有清音,音乐不仅通过乐器、曲谱等物件流传于世,也通过中国画来印证它们的璀璨和辉煌。在今天,音乐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又受到新时代的音乐文化的冲击,但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仍然应该是广大创作者们的坚持。这反映在听众上面,也可以看到普罗大众对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音乐艺术的喜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95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