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心流,快乐的源泉
我们对自己的我们对自己的观感、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体验。我们快乐与否,端视内心是否和谐,而与我们控制宇宙的能力毫无关系。
人何时最幸福?
本书希望通过现代心理学的方法,探讨一个古老的问题:人何时最幸福?若能找到解答,或许我们就可以调整生活秩序,享受更幸福的人生。
我发现,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哲学家密尔说:“自问是否幸福,幸福的感觉就荡然无存了。”
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既无法直接追求又令人捉摸不定的目标呢?过去25年的研究使我确信,方法是有的,这条曲折蜿蜒的路径就从控制意识开始。
最优体验
我们对生命的看法,乃是由许多塑造体验的力量汇集而成的,每股力量都会留下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我们体内的基因组合、地心引力、空气中的花粉以及生逢何时——诸如此类不计其数的因素决定了我们一生的际遇:看见什么,产生何种感想,做出何种反应。一般人认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心无牵挂、感受最敏锐、完全放松的时刻,其实不然。虽然这些时候我们也有可能体会到快乐,但最愉悦的时刻通常在一个人为了某项艰巨的任务而辛苦付出,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最优体验乃是由我们自己所缔造的。掌控生命殊非易事,有时根本就是一种痛苦,但日积月累的最优体验会汇集成一种掌控感——说得更贴切些,是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接近所谓“幸福”的状态。
幸福的代名词
我的早期研究对象包括数百位艺术家、运动员、音乐家、棋坛高手以及外科医生,他们都以自己喜爱的活动为业。根据他们的陈述,我在“心流”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最优体验的理论。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我们最早的数据以访谈记录和问卷为主,为了力求精确,我们逐渐发展出一套评估主观体验的新方法——“心理体验抽样法”(简称ESM)。该方法是为每位受测者佩戴一个电子呼叫器,为期一周,每当呼叫器一响,受测者就要写下当时的感觉或心情。呼叫器由一台无线电发射机控制,每天不定时地共发出8次讯号。一周期满后,受测者交回一份流水账式的记录,代表他一生的一段剪影。到目前为止,我们收集到这种人生体验的剖面分析记录超过10万份,本书的结论也将以这些数据为依据。
那些钻研幸福、生活满足及内在动机等课题的心理学学者,认为心流足以挽救道德败坏与疏离的社会学学者,以及对集体亢奋现象和仪式深感兴趣的人类学学者,都发现心流的概念对他们裨益良多。有些人甚至还把它扩大应用到探究人类进化或阐释宗教经验方面。凡是以改善生活品质为目标者,心流理论总能为其指出一条明路。
领航幸福之旅
真正能带来满足感的不是苗条或财富,而是肯定自己的人生。最优体验有赖于时时刻刻用意识控制周遭事物,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唯有靠个人的努力与创意。本书所能做的,只是呈现幸福人生的范例和一套理论架构,供读者自我省思和领悟。
为什么做某些事会比做别的事更愉快?本书接着探讨心流体验形成的条件。心流是意识和谐有序的一种状态,当事人心甘情愿、纯粹无私地去做一件事,不掺杂任何其他企求。
如何控制意识?如何使意识清明,以便从体验中汲取快乐?如何触类旁通?如何创造生命的意义?要实现这些目标,理论上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困难。
生命中其实深埋着沮丧的种子。只要某种欲望一时得到满足,我们就立刻渴望得到更多。这种长期的贪得无厌,是追求知足常乐途中的另一重障碍。
如果一个人不靠信仰支持,试图仅凭自己的力量去追求幸福,很可能会从极致的生理快乐,或社会公认的最具吸引力的事物着手。因此,财富、权势与性就成为他们奋斗的主要目标。然而这些并不能改善生活品质——唯有直接控制体验感受,从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此时此刻中汲取快乐,才能克服障碍,得到满足。
人类不满的根源
幸福如此难能可贵,主要是因为宇宙初创之时,就没有以人类的安逸舒适为念。
宇宙的混沌
霍姆斯说:“宇宙既不敌视我们,也不友善。它只是全然漠不关心。”
正如密尔所说:“除非人类思考模式的根本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否则不可能有重大进步。”追求内心和谐,唯有从掌控意识着手。
无止境的欲望
每个人对于自己这辈子希望完成的事,大致总有个模糊的概念,目标达到的程度就是衡量生活品质的指标。如果它始终遥不可及,我们就会变得怨天尤人、愤世嫉俗;但只要能完成一小部分,我们就会觉得幸福满足。
生活越改善而越不满足的矛盾表明,提高生活品质是一件永远没有尽头的苦役。其实只要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觉得愉快,设立新目标也没什么不好;但问题就在于一般人总把所有心力放在新目标上,不能享受现在,也因此与知足的快乐绝缘。
文化编织的神话
任何文化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护其子民不受混沌之扰,同时灌输给他们一个信念:自我很重要,并且个人终究能成功。没有文化价值观的支持,人们就陷入了焦虑与冷漠的泥淖。
不满的根源存乎一心,自己的问题唯有依靠自己解决。文化后盾曾经发生过作用,宗教、爱国主义、民族传统及社会阶级塑造的习俗也曾提供过秩序,但当越来越多的人陷入残酷的混沌时,一切都失效了
反思生命真义
内在秩序的缺失,表现在某些人所谓的存在焦虑或存在恐惧等主观状况上。基本上,它是一种对生存的恐惧,一种生命没有意义、不值得继续的感觉。我们只是漂浮在太虚中的被遗忘的点点尘埃,宇宙的混沌在大众心目中一年比一年扩大。
因应之道
觉悟来临时,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面对。为什么在缔造了许多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进步“奇迹”后,却会面临这种窘境呢?我们在面对人生时,似乎表现得比生活简约的老祖宗都不如。很明显,尽管人类的物质力量增强了几千倍,但在改善体验的内涵上却不见得有何长进。
善用自己的体验
除非个人自觉担负起责任,否则不可能摆脱这种困境。当旧的价值观与制度架构不足以提供支持时,每个人都必须运用现有的工具,为自己塑造有意义的快乐人生。心理学便是其中最有用的工具。心理学还有其他用途,它有助于解答以下问题:如果我们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有种种烦恼和压抑,我们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呢?
做自己的主人
爱默生曾说:“我们对生活有种种期许,却从未真正生活过。”弗洛伊德及其他心理学家指出,文明就是建立在压抑个人欲望基础上的。个人社会化是必然的;社会化的真谛在于使个人依赖社会的控制,并对赏罚有既定的反应;社会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使每个人都完全认同社会秩序,根本不想触犯任何规则。
社会为了使我们实现它的目标,有若干手段:生理需求和基因制约。
社会控制也以快乐作为使人就范的诱饵。
放任的争议
人性解放论认为,所有的直觉与冲动都可以接受,都应该支持,但常会产生严重的反作用。向基因屈服有时相当危险,因为这会导致我们彷徨无助。尽管透露出的信息截然不同,但结果基本上是一样的:剥削我们的精力以逞其私欲,使我们沦为社会制度的附庸。
不以社会赏罚为念
从社会制约下解放自我,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时时刻刻发掘每一事件中的回馈。如果我们学会在不断向前推进的体验中找到快乐与意义,社会制约的重担就会从肩上自动滑落。当奖赏不再受外在力量管制时,权力就回到了个人手中。
服从社会根据生物倾向而设计的“刺激–反应”模式,就是受外界所控制。因为体验就是现实,所以我们可借由改变意识来改变现实,如此一来,也就摆脱了外界的威胁利诱。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曾说:“人害怕的其实是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而非事物本身。”罗马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也曾写道:“外界事物令你痛苦并不是因为它们打扰你,而是肇因于你对它们的判断,而你有能力立刻消弭那种判断。”
释放内在的生命
生活的品质取决于控制意识的能力,这是人类早已知道的简单事实。古希腊德尔斐神谕警醒世人:“要有自知之明。”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灵魂的道德活动”,曾经由古典禁欲主义哲学家发扬光大,从各方面来看,都可作为本书的纲领。
弗洛伊德曾指出,“本我”与“超我”是争夺心灵控制权的两大暴君,前者是基因的奴隶,后者则与社会沆瀣一气,两者都算是“外界”。与它们相对的是“自我”,代表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真正的需要。
东方的智慧
如果人类真的几千年来一直懂得得到自由、控制自己生活的方法,为什么会在这方面毫无进展呢?为什么我们面临危及幸福的混沌时,比老祖宗更无助呢?至少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这种挫败。首先,解放意识的知识或智慧不能累积,不能浓缩成一个秘诀,也不能背诵下来重复使用。其次,控制意识的知识在文化背景改变时,也必须进行相应调整。
培养独立意识
对意识的控制不能予以制度化,一旦成为社会规则与标准的一部分,它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既然掌握人生是永远存在的中心议题,现代知识对此有什么看法呢?一个人应该如何消除焦虑与恐惧,摆脱对社会奖赏的患得患失之心呢?正如前面所提过的,控制意识才能控制体验的品质,任何在这方面最起码的进步都足以提升生活的品质,使生活更快乐、更有意义。在设法改善体验品质之前,有必要对意识的运作方式以及体验的真正意义做个回顾。
02控制意识,改善体验的品质
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使自己快乐或悲伤;意识的力量也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反败为胜的挑战。肯下功夫掌控意识的人,似乎的确活得比较快乐。
意识的内涵
要控制意识,必须先了解它的运作方式。首先要强调的是,意识并无神秘之处,它跟人类其他行为一样都属于生理作用,凭借着构造复杂的神经系统运作,而神经系统乃是由染色体中的蛋白质分子指挥主导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意识的运作并不完全受制于生物规律,下面将会谈到,它在很多时候能够自主。换言之,意识已超越了基因控制,发展出独立行动的能力。
意识的功能是搜集组织内外的一切资讯,加以评估后,由身体做出适当的反应。它可谓各种知觉、感觉、观念转换的中枢,并且就各种资讯排定先后次序。少了意识,我们还是可以“知道”周遭的事,但只能做直觉的反应。凭借意识,我们才能衡量事件的轻重缓急,并据此做出适当反应;甚至我们还能创造出从未有过的资讯。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可以不受基因或客观环境的影响。培养毅力应该从建立意识的秩序、控制感觉与思想着手,而且最好不要企图走捷径。
反映人生的镜子
根据我的经验,能清楚检视心灵各个层面,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效用的方法,有个听起来非常艰涩的学院术语——“建构于资讯理论之上的现象学模式”。当然,心灵的一切变化都可归因于经过数百万年生物进化成功的中枢神经系统内部电子化学反应的结果。
现象学假设,心灵事件唯有直接从经验本身观察最清楚,无须通过专业学术观点。不过我们所采用的模式仍然跟刻意摒除其他理论与科学的纯粹现象学有所差异。在此,我们以资讯理论作为辅助,以便了解意识中发生的变化,这包括感官资料的处理、储存及使用,亦即注意力与记忆的互动情形。
基于这样的架构,意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简单地说,它是某些我们能感觉到,而且有能力引导其方向的事件,诸如情绪、感觉、思想、企图等。构成意识的事件——我们看见、感觉、想到、渴求的事物——就是我们所能操纵利用的资讯,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意识视为经过刻意排列组合的资讯。
意识虽然像一面镜子,反映外界与神经系统之间的变化,但它是选择性的反映,会主动塑造事件,并把主观的真实加诸事件之上。意识反映的就是我们心目中的人生:我们从出生到死亡,听见、看见、觉得、希望的东西及遭受的痛苦的一切的总和。尽管我们相信意识之外还有“东西”,却拿不出直接的证据。
资讯的转换站
不同事件经感官处理后,意识就是将它们呈现和比较的转换站。我们通常将意识化资讯为秩序的那股力量称为“意图”。意图也是资讯的一种,由生理需求或内化的社会目标塑造而成。我们经常用别的字眼来称呼外显的意图,诸如直觉、需要、冲动、欲望等,但这些都是解释性的名称,只是说明人为何会有某种表现。而意图则是中性的陈述,并未指出一个人“为什么”要做某件事,只说他“做”某件事。
意识的极限
如果意识的范围能无限地扩张,人类最大的梦想就能实现了,我们会变得像神仙一样,长生不老,无所不能。我们可以全方位思考、感觉、实践,扫描无限资讯,并在瞬间获得无比丰富的经验。用一生的光阴,体验百万种人生甚或无限多种人生,又有何不可?然而不幸的是,神经系统在特定的时间内能处理的资讯极为有限。
意识处理资讯的能力相当惊人
现阶段的科学知识已可以估计出中枢神经系统处理资讯的速限。大致而言,我们顶多能同时应付七组资讯,诸如分辨声音、影像、情绪或思想中可辨识的弦外之音等。由一组转换到另一组,至少需要1/18秒。从这些数字可以算出,大脑1秒钟顶多能处理比特的资讯,1分钟是比特,1小时则大约50万比特。一生若以70年计,每天有16小时的清醒时刻,一生中可处理的资讯便是亿比特。这就是生活的全部——所有的思想、记忆、感觉与行动。这个数字听起来似乎很庞大,其实则不然。假设大脑的极限是每秒钟比特,那么同时理解三个人的话,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这样一来,我们就得把其他思想和感觉摒除在意识之外。
意识使用率决定生活品质
估计每个人一生中可以处理亿比特的资讯,可能是高估,也可能是低估。如果考虑到大脑理论上可以处理的资讯量,这一数字或许偏低;但如果我们观察一般人实际用脑的情形,恐怕又太高了。无论如何,每个人能经历的事情就这么多,所以准许哪些资讯进入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实际上,这就决定了生活的内涵与品质。
注意力:无价的资源
资讯进入意识是因为我们企图注意它,或是生理或社会指示我们该注意。它并非自动发生,而是经过一套明确的程序,我们称之为“注意力”。注意力负责从数以百万计位的资讯中挑出相关的资讯,以及从记忆中抽取相关的参考数据,然后评估事件,采取正确的对策。注意力再怎么强大,也无法超越前面谈到的限制。它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处理一定数量的资讯。
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若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
注意力的探照灯
应用注意力的方式足以决定人生的外观与内涵,塑造可能全然相反的现实。我们用以描述人格特征的字眼——诸如外向、成就不凡、偏执狂,其实指的都是一个人建构注意力的模式。
由于注意力除了决定某些事物能否进入意识外,还要带动其他心灵活动——回忆、思考、感觉、做决定,所以应该把注意力视为一种“精神能量”。它是完成工作不可或缺的能量,在工作中会耗损。我们通过这种能量的应用,创造自我;也通过应用的方式,塑造记忆、思想和感觉。注意力是一种受我们控制、随我们使用的能量变化而改变,也是改善体验品质的最重要的工具。
关于自我
上文中那些第一人称代名词指的是谁呢?那些应该把注意力控制在手中的“我”或“我们”在哪儿呢?谁来决定神经系统产生的精神能量该如何运用?灵魂的主宰或舵手究竟在何方?只要对这个问题略做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从现在开始,所谓的“我”或“自我”,也是意识内涵的一部分,它很少逸出注意力的焦点。当然,我的“自我”只存在于我的意识之中;认识我的人,意识中也会有关于我的某种版本,但大多数版本可能都跟“原始版本”——我眼中的自己——毫无相似之处。
自我可不是普通的资讯。实际上,它包含了通过意识的一切:记忆、行动、欲望、乐趣、痛苦等。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自我”代表我们点滴建立起来的目标的先后次序。不论我们对自我意识到多少,它都是意识最重要的成分,象征着意识的全部内涵及其间互动的模式。
如果注意力或精神能量由自我主导,而自我乃是意识内涵的总和,意识及其目标的内涵又是注意力以不同方式投射所造成的结果,那么这套理论岂不是周而复始,转来转去,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吗?我们一会儿说自我引导注意力,一会儿又说注意力决定自我。事实上,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因为意识并非直线,而是呈一种圆形循环。注意力塑造自我,也被自我塑造。
注意力与自我的相互塑造
体验取决于我们运用精神能量的方式,而这又牵涉到目标和意图。所有过程乃是靠自我(即整个目标系统的心理活动)衔接的。我们若想在任何方面有所进步,都逃脱不出这些步骤。外在因素当然也有助于改善人生,诸如赢得百万美元的彩券、找到理想的终身伴侣、为改善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出一份力等——但即使是这些美好的事情,也必须先在意识中取得一席之地,以积极的方式与自我建立联系,才能对生活品质产生影响。
内在失序
内在失序——也就是资讯跟既定的意图发生冲突,或使我们分心,无法为实现意图而努力——是对意识极为不利的影响力。我们曾经为这种状况取了各式各样的名称,如痛苦、恐惧、愤怒、焦虑、妒忌等。所有失序的现象都强迫注意力转移到错误的方向,不再发挥预期的功能,精神能量也窒息了。
胡里欧的破轮胎
从胡里欧的例子可以看出,自我的内在秩序受到打扰时,会有什么后果。基本模式是固定的:与个人目标相冲突的资讯侵入意识后,视目标的重要性与威胁的大小而定,某些程度的注意力必须腾出手来消除危机,用于处理其他事务的注意力就相对减少了。对胡里欧而言,保住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目标,一旦失业,所有其他目标都要跟着泡汤,因此,工作是他维系自我内在秩序的最重要的一环。漏气的破轮胎已危及他的工作,因而消耗了他大部分的精神能量。
要命的精神熵
每当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也可称之为“精神熵”(psychicentropy),它会导致自我解体,使效率大打折扣。这种状况若持续过久,对自我将造成严重的损害,使自我再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
撞球理论
无论是使胡里欧暂时陷于恐慌的破轮胎,还是差点儿害得吉姆丧命的父母离婚,都在无形中间接造成肉体的伤害——它就像打撞球的时候,一枚球撞上另一枚球,使它反弹至另一个预期的方向。外在事件进入意识时纯属资讯,不一定具有正面或负面的作用,必须由自我根据本身的利害关系,对这些素材加以阐释,才能决定它是否有害。
意识井然有序
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
流动的最优体验
所有的例子都在说明最优体验的意义。最优体验出现时,一个人可以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以求实现目标;没有失序现象需要整顿,自我也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因此不需要分心防卫。我们把它称为“心流体验”,因为接受我们访谈的人,大多采用这类字眼描述他们处于最优状态时的感觉:“好像漂浮起来”,“一股洪流带领着我”。它正好是精神熵的反面——实际上,有时我们称它为“精神负熵”。拥有它的人就能培养一个更坚强、更自信的自我,能够用更多的精神能量,专注于自己选择的目标。
自我的成长
心流体验会使自我变得比过去更复杂,而这可以说是一种成长。复杂性是由两种广泛的心理过程造成的——“独特化”与“整合”。其中,独特化是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朝独一无二的方向发展;整合则恰好相反,是借着超越自我的观念和实体,与他人联结。而复杂的自我便能够成功地融合这两种乍看矛盾的过程。
独特性与复杂性的完美整合
克服挑战必然会使一个人觉得更有能力和技巧,心流就是经由这样的过程,加深自我的独特化的。
复杂性有时会被视为困难或困惑,带有负面的意味,而这也不算错误。不过,只有当独特化单独出现时,才会有这种现象。可是复杂性还有另一度空间——各独立部分的整合。好比一具复杂的引擎,不但有许多零部件掌管不同的功能,也因为各个零部件跟其他零部件衔接而具有高感应性。独特化而不经整合,体系就会出现一片混乱。
在心流状态下,意识全神贯注、秩序井然,有助于自我的整合。思想、企图、感觉和所有感官都集中于同一个目标上,自我体验也臻于和谐。当心流结束时,一个人会觉得,内心和人际关系都比以前更“完整”。
只有独特化(未经整合)的自我,虽然也能获得极高的成就,但有陷入自我中心的危险;同样,一个人的自我若是完全建立在整合上,固然也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安全感,却缺乏独立的个性。只有一个人把精神能量平均投注在这两个方面,既不过分自私,也不盲从,才算达到了自我所追求的复杂性。
全情投入的乐趣
心流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它能使现在更愉快,也是因为它会强化我们的自信心,使我们能培养更高的技能,为全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03心流的构成要素
改善生活品质的主要策略有两种:一是使外在条件符合我们的目标;二是改变我们体验外在条件的方式,使它与我们的目标相契合。
幸福的假象
财富、地位、权力是现代文明最重视的幸福象征。
其实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或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跟生活品质并没有直接关系——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对自我和所遭遇的事情做何种阐释。改善生活,唯有从改善体验的品质着手。
有钱一定快乐吗?
针对幸福和生活满足感所做的研究显示,财富与快乐确实稍有关联:经济富裕国家的人们自认快乐的程度,的确位于贫穷国家的人们之上。10多年前出版的《美国生活品质全面调查报告》指出,财务状况是影响人生满意度最微不足道的因素之一。
享乐与乐趣
享乐是意识中的资讯告诉我们已经达到生物程序或社会制约的要求时,所产生的一种满足感。
享乐是高水准生活的重要一环,但享乐本身并不能带来幸福。睡眠、休息、食物与性,都属于恢复“均衡”的体验,在肉体需求引起精神熵以后,重整意识的秩序。它们并不能带动心灵的成长,也不能增加自我的复杂性。换言之,享乐虽有助于维持意识的秩序,却无法在意识中创造新秩序。
享乐转瞬即逝,乐趣回味无穷
所谓乐趣,是指一个人不仅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更超越既有制约,完成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乐趣具有向前发展的特性,并蕴涵新鲜感和成就感。经历过有乐趣的事,我们就感觉自己有了改变,自我有了成长;在某些方面,这次体验已使我们变得更复杂、更丰富。
1、享乐的体验也能带来乐趣,但这两种感受截然不同。
2、享乐无须耗费精神能量,但乐趣必须运用高度的注意力.
3、享乐的片刻转瞬即逝,不能带动自我成长。复杂性却要求把精神能量投入到具有挑战性的新目标
在体验中享受乐趣
没有享乐,人生还堪忍受,有时甚至也还算得上愉快。但这种愉快不会持久,要靠运气和外在环境帮忙。如果要控制体验品质,就必须学习从每天的生活中创造乐趣。
构成心流体验的要素
我们在研究中第一个惊奇的发现是,无论多么不同的活动,在进行得极其顺利时,作为当事人的感觉都极为类似。第二个惊奇的发现是,不分文化、现代化程度、社会阶级、年龄与性别,受访者所描绘的乐趣大致相同。总而言之,最优体验以及导致这种体验的心理状态,似乎放诸四海而皆准。我们在研究中也指出,乐趣的出现主要有八项元素
首先,这种体验出现在我们面临一份可完成的工作时。其次,我们必须能够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第三和第四,这项任务有明确的目标和即时的反馈。第五,我们能深入而毫不牵强地投入到行动之中,日常生活的忧虑和沮丧都因此一扫而空。第六,充满乐趣的体验使人觉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第七,进入“忘我”状态,但心流体验告一段落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第八,时间感会改变——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也可能变得像几小时那么漫长。这些元素结合成一种深刻的愉悦感,带来无比的报偿,并扩展成极大的能量,仅是感觉它的存在就已值回“票价”了。
具挑战性的活动
绝大部分最优体验都出现在一连串有目标、遵循某些规则的活动之中——这些活动需要投入精神能量,并且必须具备适当的技巧才能完成。
首先要强调,“活动”不一定是指体能方面,而所谓“技巧”也不一定与体能无关。
另一种被普遍认为有乐趣的活动是与他人相处。
1.敌人也是好帮手
寻求挑战的简单方法是投入一个竞争性的环境。政治学家埃德蒙·伯克曾写道:“跟我们角力的人能培养我们的胆识,磨砺我们的技巧。敌人就是我们的好帮手。”
2.化无聊为乐趣
海因茨·莱布尼茨教授和所有从事学术工作的人都面临一个困境:有永远开不完、经常很无聊的会议。为了减轻这方面的负荷,他发明了一种小游戏,既可以帮助他在乏味的演说期间消磨时间,又可以保留一部分注意力在讲台上,不至于错过精彩的内容。
3.挑战与技巧的黄金比例
活动能带来多大的乐趣,主要还是取决于它的复杂性。为了达到改善体验品质的目的,必须迎接更大的挑战,应用更高层次的技巧。
乐趣会在活动中某个特定点出现——行动的时机跟当事人的能力恰好相当的时刻。挑战与技巧的黄金比例不仅仅适用于人类。
知行合一
最优体验最普遍、最清晰的特质就会在此时显现:当事人全神贯注,一切动作都不假思索,几乎完全自动自发;他们的知觉甚至泯灭,人与行动完全合一。
明确目标与即时回馈
心流体验之所以能达到完全的投入,是因为目标明确,而且能得到即时的回馈。
1.目标主导回馈
2.回馈因人而异
全神贯注
心流的专注,加上清楚的目标和即时的回馈,确立了意识的秩序,从而产生无穷的乐趣,而永远没有精神熵的心理状态。
掌控自如
所有对心流的典型描述都提到“控制感”——或说得更精确一点儿,它不像日常生活,时时要担心事态会失控。
1.危险是心流的契机:真正给人带来乐趣的并不是控制本身,而是在艰难状况下行使控制权的感觉。除非放弃生活常规所提供的保护,否则不可能体会到控制的感觉。只有在个人力量能左右结果时,才能确知自己握有控制权。
2.心流会上瘾:当一个人沉溺于某种有乐趣的活动,不能再顾及其他事时,他就丧失了最终的控制权,亦即决定意识内涵的自由。这么一来,产生心流的活动就有可能导致负面的效果:虽然它还能创造心灵的秩序,提升生活的品质,但由于上瘾,自我便沦为某种特定秩序的俘虏,不愿再去适应生活中的暧昧和模糊
浑然忘我
在这个阶段,从知觉中消失的“自我”应该特别提出来讨论,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去想它。
1.与大我合一:心流之中没有自我反省的空隙。有乐趣的活动目标稳定、规则分明,挑战与能力水准相当,自我受到威胁的可能性极小。自我意识消失,并不代表自我随之消失,甚至意识依然存在,只不过它不再感觉到自我而已。这种感觉并非幻想,而是跟某种“大我”亲密接触的实质体验;这种互动关系使我们跟那些通常相当遥远的实体,产生极为难得的一体感。
2.超越自我:在心流中,一个人面临做出最佳表现、须不断改善技巧的挑战,在这期间,他没有机会反省这么做对自我有什么意义——如果自我意识能随时恢复,这次体验就不可能太深刻。要等事后,一切活动都告一段落时,自我意识逐渐复苏,而这时的自我已经和经历心流前的自我不一样了:新技巧和新成就使它变得更丰富。
时间感异常
描述最优体验时,最常提及的一点就是时间感跟平时不一样。我们用来衡量外在的客观时间的标准,诸如白天与黑夜,或时钟的嘀嗒,都被活动所要求的节奏推翻。
目标不假外求
最优体验的一大特色在于它本身就是目标。“自成目标”指的是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
从被迫的体验中顿悟
某些违反我们意愿、不得不去做的事,逐渐也会呈现它固有的报偿。
自成目标的体验也就是心流,它能把生命历程提升到不同的层次。疏离变成了介入;乐趣取代了无聊;无力感也变成了控制感;精神能量会投注于加强自我,不再浪费于外在目标上。体验若能自动自发地产生报酬,现在的生命当然有意义,不需要再受制于将来可能出现的报偿。
没有绝对的好
我们必须认清心流有使人上瘾的魔力;我们也应该承认“世上没有绝对的好”这个事实,任何力量都可能被滥用。
04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
索尔仁尼琴自得其乐的性格,让身陷囹圄的不堪也能转变为心流体验。他说:“有的犯人会设法冲破铁丝网逃脱!对我而言,铁丝网根本不存在,犯人总数并没有减少,但我已飞到远方去了。”
觉得自己的技能足够应付当前的挑战,在一个目标明确、规则分明的行动体系中,对于自己表现的好坏,随时可得到清楚的回馈;注意力非常集中,完全没有空闲去思索任何不相干的事,或烦恼其他问题;自我意识消失,时间感扭曲。能产生这些效果的活动都会带来强烈的满足感,使人愿意纯粹为了活动本身而去行事,不但不计较回报,甚至为之冒险犯难也在所不惜。
心流活动
按照体验效果,分为四大类。”竞争”“投机”“眩晕”“模仿”.
北美平原地区的印第安人用做了记号的野牛肋骨,卜筮下次出猎的成果;中国古人用掷筊落地的正反面预卜吉凶;东非的阿善提人则借鸡(给神的献礼)死亡的方式测知未来。所有文化都有求神问卜的传统,目的无非是打破现有的限制,以窥将来
意识其实是不可能扩张的,我们充其量只能就它的内涵重新搅和调换,制造一种扩张的错觉。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所有心流活动,不论涉及竞争、投机还是其他形式的体验,都有一个共同点:它带来一种新发现、一种创造感,把当事人带入新的现实。它促使一个人有更好的表现,使意识到达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境界。简单地说,它把自我变得更复杂,自我因而成长,这就是心流活动的关键。
心流体验图
意识复杂程度随心流体验渐增成长的源泉
就因为这种充满动力的特性,使心流成为成长与发现的源泉。仅是情况造成的真实挑战还不能算数,必须当事人先把它当作一场挑战才行。决定感觉的并不是我们实际拥有的技巧,而是我们自以为拥有的技巧。
宗教的幽远乐趣
因为我们所谓的宗教,实际上就是创造意识秩序的最古老、最野心勃勃的尝试。由此可见,把宗教仪式视为最深远的乐趣来源,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就有之。心流活动是一种自由的选择,跟终极意义来源有更密切的关系,因此用它来描述文化,或许更能彰显我们的本质。
心流与社会文化
文化相对论
最近几代社会科学家已渐渐不再愿意对各种文化进行价值评判。凡不完全基于事实的比较,都有失之公允的危险;而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的措施、信念或制度优于他种文化,也显有不妥。不能用一套价值标准去评判另一套价值标准。由于任何跨文化的价值评判,都必然迫使所评判的文化暴露于另一套全然陌生的价值标准之下,因此根本无从比较。
如果我们肯定最优体验是每个人的最终目标,每个社会体系都可以对精神熵加以评估;衡量失序现象时,凭借的不是其他信念体系的理想秩序,而是根据社会成员自行确定的目标。
原始部落的文化差异
重建新意义
文化无所不包
文化是对混沌的一种防御。唯有把注意力限制在一组特定的目标与手段上,才能在自行创造的疆界里,进行毫不费力的行动。一种文化若能成功确立起一套目标和规则,不但能吸引其成员,又能配合他们的技巧层次,使他们能经常感受到强烈的心流,那么它就更接近游戏了。
乐趣未必止于至善
能促成心流的文化,在道德上不一定就是善的。同样,心流虽是强有力的诱因,却不保证体验到心流的人道德高尚。
盖洛普民意调查
我们还没有能力正确度量不同文化在最优体验上能提供多少帮助。所有大规模调查都显示,一国人民生活越富裕,教育水准越高,政治越稳定,幸福度与人生满意度也越高。
闲暇不等于乐趣
虽然许多人有充裕的闲暇,可以从事多种休闲活动,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经常体验到心流。潜力不见得都能实现,质与量也无法互换
自得其乐的性格
把日常体验转变成心流并非易事,但几乎每个人都能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享受快乐的心理障碍
注意力失调不仅妨碍学习,也使心流体验不易产生。控制不了精神能量的人,既无法学习,也找不到真正的乐趣。过分的自我意识是一种不太严重的心流障碍。虽然自觉性强的人在很多方面都跟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同,但这两种人都因对精神能量欠缺控制,很难进入心流状态。
追求乐趣的阻力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谈的心流障碍都在自己心里,但环境中还存在很多追求乐趣的强大阻力。这些阻力有些来自大自然,有些则是社会因素。例如,住在北极或卡拉哈里沙漠的人,享受人生乐趣的机会就极为渺茫,但即使是最恶劣的自然条件也不能完全消灭心流。事实证明了混沌的大自然并不能阻绝心流。
有两个用于社会病理学的名词,在描述使心流难以产生的状况时也适用——“失范”(anomie)与“疏离”(alienation)。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阻碍心流的社会因素,就作用而论,跟个人病理学上的“注意力失调”与“以自我为中心”可以说是相互呼应。在个人与团体的层次上,心流的障碍就是注意力的运作太零散(失范与注意力失调)或太严格(疏离与以自我为中心)。在个人层次上,失范对应于焦虑,疏离则对应于厌倦。
快乐是遗传的还是习得的?
前面提到的研究结果与其说是遗传,倒不如说是习得的成果。集中注意的能力与心流之间的关系十分明显,但仍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何者是因,何者是果。
家庭环境的影响
童年时期所受的家庭影响也能决定一个人体验心流的难易。有助于产生最优体验的家庭环境具有五个特点:第一是“清晰”,青少年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在家人互动关系中,目标与回馈都毫不含糊。第二是“重视”,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目前所做的事、他们具体的感受与体验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巴望他们将来念一所好大学,或找一份高薪的工作。第三是“选择”,孩子觉得自己有很多选择,包括不听父母的话——只是他们得准备好自己承担后果。第四是“投入”,亦即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放开自卫的护盾和自我意识,全心全意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最后是“挑战”,也就是由父母为孩子安排复杂渐进的行动机会。这五个条件构成所谓“自成目标的家庭环境”,因为它们提供了享受人生乐趣的理想训练。
在困顿中体验快乐
“自得其乐的性格”最大的特征就是,他们能在一般人无法忍受的情况中找到乐趣。
自力救济找乐趣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罗素在讲述他觅得个人幸福的过程时说:“我渐渐学会对自己和自己的缺点漠不关心,我渐渐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外界事物上,例如,世界的状况、各式各样的知识和我喜欢的人。”这可能是如何培养自得其乐性格的最好的描述。这样的性格,部分应归功于遗传和童年的教育。
05感官之乐
美国小说家卡贝尔写道:“一无所有的人替自己的臭皮囊省了尘世一笔俗债,但身体仍能享受许多快乐。”
改善生活品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着去控制身体和感觉。
人值多少钱?
科学家有时会估算人体值多少钱,借以自娱。化学家不厌其烦地把皮肤、肌肉、骨骼、毛发,以及其中所含的少量矿物质和元素的市价加起来,得到的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几美元罢了。其他科学家估算人类心智处理资讯与学习的能力,得出的结论却截然不同:照他们的估计,打造这么灵敏的一具机器所费不赀,需要数亿美元的资金。
一个人一旦掌握了身体所能,学习为肉体感官建立秩序,精神熵的现象就会一扫而空,变为充满乐趣的和谐。每种感官、每个动作都可加以控制,借以产生心流。
用心灵驾驭身体
靠身体的动作是不能产生心流的,一定要投入心灵的力量才行。
“动”的乐趣
所有企图把乐趣解释为“对抗受抑焦虑的防卫机制”的论调,同样造成误导。当然,所有具有意义的行动,都可视为对抗混沌的一种自卫。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把能带来乐趣的行动当作健康的迹象,而非病态。
步行可以乐无穷
不论多么简单的体能活动,只要能产生心流,就令人觉得乐趣无穷。基本步骤包括:(1)确立一个总目标,并尽可能包含多个实际可行的子目标;(2)找出评估目标进度的方法;(3)保持精神集中于所做的事情上,并且对活动涉及的挑战进行越来越精细的区分;(4)培养随机应变所需的技巧;(5)在活动变得令人厌倦时,随时提高挑战的难度。活动所具备的挑战就是迫使我们全神贯注的力量。
舞蹈,身体的表达
爱到最高点
所谓“爱使世界运转”,事实上就是说,人类行为直接或间接都靠性需求来推动。似乎在宗教的萌芽阶段,很多文化都以显而易见的性吸引力,作为建立复杂观念与行为模式的基础。
罗曼史
唯有在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增加心理的层次,性的修养才算是真正开始。跟人生的其他层面一样,只要我们愿意下功夫去控制它,增强它的复杂性,它就会变得更有乐趣。
控制的最高境界
印度人一意追求自我控制的更高技巧,竟对现实环境的物质挑战置之不理,以至于人口暴涨、资源匮乏,大部分人饱经挫败之余,普遍感到无力与冷漠。相反,西方人擅长控制物质,所到之处都尽快把资源转换成消费品,导致资源枯竭。完美的社会应该在精神与物质世界之间找到平衡点,但又不执意苛求完美。在控制意识方面,我们可以向东方宗教寻求指引。
瑜伽与心流
“瑜伽”一词在梵文中意为“结合”,指的是这套方法以追求个人与神的结合为目标,首先是结合身体各部分,然后是整个身体与意识结合,构成秩序体系的一部分。帕坦伽利设计了技巧渐进的八阶实修法
1.第一实修“制戒”
2.第二实修“内制”
3.第三实修着重“坐法”
4.第四实修“调息”
5.第五实修“制感”
6.第六实修“执持”
7.第七实修是“静虑”
8.第八实修“三昧”(亦译“三摩地”)
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心流重视强化自我;瑜伽和很多其他东方灵修追求的却是泯灭自我。
东方武术
东方武术不像西方武术只专注于体能表现,而倾向于修炼习武者的心理与精神状态。武士的目标是在瞬间不假思索,便以最佳攻守招数搏击敌手。武术高手声称,战斗是一场充满乐趣的艺术表演,平时精神与肉体二元化的状态,会在战斗中转变为和谐而集中于一点的心灵专注。因此,武术也大可视为心流的一种特殊形式。
视觉之乐
任何可经由神经系统辨识的资讯,都能带来丰富多变的心流体验。看的技巧永远是乐趣的泉源。古典诗人米南德写出了观察自然之乐:“照耀我们的太阳、星辰、大海、迤逦的云以及点点火光,不论你活年还是只有几年,都不可能看见比这更崇高的东西。”视觉艺术是训练这些能力的最好理由。
汲取平凡中的不凡之美
不培养必需的技巧,就不可能在追求中找到真正的乐趣。前面曾介绍过,瑜伽可以借着训练眼睛“不看”而产生心流,而现在又说用眼睛来引起心流,似乎有点儿矛盾。但只有对那些认定行为比它得到的体验更重要的人,才是如此。只要能控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看与不看并没有分别。同一个人可以在早晨打坐,封闭所有的感官体验;下午用心去看一幅艺术杰作,这两者都可能带给他同样程度的愉悦感。
聆听喜乐的乐音
在所有已知的文化中,把声音整理成悦耳的秩序,是一种改善生活品质的普遍方法。音乐最古老,也可能最受欢迎的一种用途,就是帮助听者把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模式,培养所需要的情绪。
听与用心听
音乐是经过整理的声音资讯,帮助我们组织和安抚心灵,降低精神熵,或因目标受到杂乱资讯干扰所引起的失调。聆听音乐可消除厌倦与焦虑,严肃而专注地聆听,更能产生心流体验。
音乐的挑战
只要投入恰当的注意力,任何声音都可以成为乐趣的泉源。
聆听音乐最初往往只是一种感官体验。
音乐下一层次的挑战,乃是“联想式”聆听。
“分析式”聆听是听音乐最复杂的阶段
一个人一旦培养了“分析式”的聆听技巧,享受音乐乐趣的机会便呈几何级数增加。
音乐的教化功能
太阳神阿波罗教化文明的力量,来自他弹奏竖琴的能力;牧神潘的笛声能使听者如痴如醉;竖琴手俄耳甫斯的乐声甚至克服了死亡。这些神话都指出,创造声音和谐之美的能力,与潜存于社会秩序之下的抽象和谐(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文明)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柏拉图就是因为警觉到这种关系的存在,所以才强调教育儿童首先就该教他们音乐;学习把精神专注于优美的节奏与和谐之中,意识的秩序才得以建立。
虽然学习乐器从小开始最好,但永远不会嫌太晚。学习制作和谐的声音不但乐趣无穷,而且跟精通所有其他复杂的技巧一样,有助于强化自我。
美食之乐
德国物理学家海因茨·莱布尼茨最近完成了好几本食谱,他在书中也应用到音乐的譬喻:“在家烹调的乐趣,像是在客厅演奏弦乐四重奏;而上一流的馆子用餐,却像是一场盛大的演奏会。”
吃出学问
吃,跟性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能带给我们快乐的活动。烹饪的发展与其他心流活动并无不同。首先,一个人得把握行动的机会(在此指的是环境里各种可食用的素材),经过用心观察,他就能把不同食物的特性区分得越来越精细。
口腹之欲会上瘾
食物的品味也如同其他与身体技能有关的心流来源——体育、性、视觉美感体验——必须先握有活动的控制权,才能产生乐趣。口腹之乐的另一项危险跟性可以说是对等的,就是它会上瘾。唯有自动自发地遵守某些纪律,人生才有乐趣,而仍然保持理智。一个人若能学会发乎本心,控制本能的欲求,就能享受乐趣而不上瘾,不至于成为欲望的奴隶。有些宗教把人体比喻为“上帝的殿堂”或“上帝的器皿”,这样的意象连无神论者也能理解。
06思维之乐
人生的美好事物不一定都通过感官感知,有些最快乐的体验发生在心里,由挑战我们思考能力的资讯所引起。年前,培根就说过,好奇心(所有知识的种子)乃是愉悦的最纯粹形式的反映。不仅身体的每一种潜能都可以构成心流活动,心智的每一运作也都能产生独特的心流。
身体与心灵相辅相成
解决心头疑惑既是一种追求乐趣的最古老的方式,也是哲学与现代科学的先驱。象征体系与游戏很相似,但象征体系中的行动通常局限于心灵对观念的操纵。
心灵的混沌状态
文化分派给我们的社会角色负责塑造我们的心灵,我们通常也任由这套既定规则操纵,直到晚间又该就寝,失去意识为止。
除非一个人知道如何整顿自己的思想,否则注意力一定会被当时最棘手的事件所吸引:它会集中于某种真实或想象的痛苦,最近的不快或长期的挫折中。精神熵是意识的常态——一种既没有任何作用,也不能带来乐趣的状态。
做个白日梦
养成好习惯需要多练习,还需要心流活动不可或缺的目标与规则。白日梦不但能借着想象弥补现实中的不快,创造情绪的秩序——例如,一个人在想象中目击虐待自己的人受到惩罚,挫折感与攻击欲就会缓和很多——同时也能帮助孩子(还有成年人)预习想象的情况,在情况真的出现时,用最好的方式应对,并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与出乎意料的后果,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意识的复杂性。只要运用得宜,白日梦也能产生无穷乐趣。
本章讨论有助于建立心灵秩序的条件时,首先要谈到记忆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接着是如何用语言文字来制造心流体验。然后,我们要介绍三种象征体系:历史、科学与哲学。了解它们的规则以后,这三套体系都能够提供很大的乐趣。虽然还有很多其他学科值得一提,但这三者可作为很好的范例。
记忆:科学之母
希腊神话把记忆拟人化,取名为摩涅莫辛涅,她是缪斯女神的母亲,所有艺术与科学都由她孕育而生。无法记忆的人,就丧失了以往累积的知识,无法建立意识的模式,也无从整顿心灵的秩序。正如布努埃尔所说:“生命没有记忆,就不能算是生命……记忆是我们的凝聚、理性、感情,甚至也是我们的行动。少了它,我们什么也不是。”任何心灵的心流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记忆息息相关。记忆的乐趣在于它有助于实现目标,并且建构意识的秩序。
猜谜游戏
当然,解谜不完全靠记忆,专门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必须具备。但如果缺少良好的记忆力,就注定不可能成为谜语大师,也不可能精通其他的心灵技巧。
记忆有用论
一个能记住故事、诗词歌赋、球赛统计数字、化学方程式、数学运算、历史日期、《圣经》章节、名人格言的人,比不懂得培养这种能力的人占了更大的便宜。前者的意识不受环境产生的秩序限制,他总有办法自娱,从自己的心灵内涵中寻求意义。尽管别人都需要外来刺激——电视、阅读、谈话或药物——才能保持心灵不陷于混沌,但记忆中储存足够资讯的人却是独立自足的。除此之外,一般人也喜欢跟这种人做伴,因为他们会与人分享心灵的资讯,帮助互动的对象,建立意识的秩序。
当然,专精于某个领域的人若运用不当,也可能过分自大而惹人讨厌。我们都认识喜欢炫耀记忆力的人,但这种人往往只是为了引人注意才下功夫强记一些事。如果一个人有内在的诱因,对一件事真正感兴趣,希望控制的是自己的意识而非环境,就不太可能引人反感了。
思维游戏
文字是建造象征体系的“积木”,使抽象思考成为可能,并扩大了心灵储存刺激因素的空间。若缺少整理资讯的体系,即使最清晰的记忆也不能阻止意识陷入混沌。
思考带来愉悦
理论的思考从未完全摆脱古老谜语般充满意象与谜团的特质。除了故事与谜语,所有文明都逐渐发展出用几何方法与形式证据,综合资讯的系统化规则。这套法则使人类能够描述星球的运动,准确预测季节的循环,绘制精密的地图,成为一切抽象知识与现代实验科学的源头。
在此必须强调一个经常被人忽略的事实:哲学与科学的兴盛与发展,只因思考带给人愉悦。如果思想家不能从逻辑或数字创造的意识秩序中找到乐趣,我们现在就不会有数学或物理等学科了。
智者德谟克利特
伟大的思想家着重的是思考的乐趣,物质报酬反而在其次。古希腊哲学宗师德谟克利特深受同胞敬重,但他们并不了解他。他没有发疯——他其实只是迷失在思考的心流中。当一个人学会一套象征体系,并且有能力加以运用时,他就在心灵之中建造了一个随时与他同在、自给自足的世界。
冰岛诗人的救赎
有时,控制这么一个内化的象征体系足以拯救一个人。例如,冰岛号称是全世界诗人比例最高的国家,因为冰岛人对朗诵传统史诗习以为常,以期在极度不适于人居住的环境里,维系意识的秩序。
缺少内化的象征体系的人,很容易被媒体宰割。他们容易被宣传家操纵,被演艺人员安抚,被推销员蒙骗。我们会依赖电视、药物或政治、宗教的救赎,主要是因为我们自身没什么可以仗恃的东西,内心无力抗拒那些自称握有解答者的谎言。不能为自己提供资讯的心灵,只能在混乱中随波逐流。
文字的游戏
时至今日,文字仍然提供很多机会,可以进入不同复杂层次的心流。
谈话的艺术
以文字改善生活,还有一个更实际的方法,就是谈话。几乎再也没有人理解伊斯兰教哈里发阿里的话:“含蓄巧妙的对话,使人犹如置身伊甸园。”这实在很可惜,因为谈话最主要的功能不是办妥一些事情,而是改善体验的品质。
开启一扇心灵的窗
前面提过好几次,语言最主要的创造作用在于诗歌。韵文能帮助心灵用浓缩多变的形式保存经验,所以用于塑造意识也很理想。每晚读诗对心灵的作用,就跟每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的效用相同。你不一定要读伟大的诗,至少一开始不需要如此,也不一定要读完一整首诗。重要的是至少要找到能打动你的心的一段或一句;有时甚至一个字就能开启一扇新的窗,给你一个观看世界的新角度,让心灵开始一场新的内在历险。
创造一个文字世界
如果把写作运用于控制体验,不让它控制心灵,仍是一件妙用无穷的法宝。
挖掘历史宝藏
记忆是文化之母,她的长女是希腊神话中的历史之神克利欧,她负责井然有序地记录过去的事件。虽然历史缺乏像逻辑、诗歌、数学那么明白,也可成为乐趣泉源的规则,但它有一套清楚的架构,建立在事件无法更改的时间顺序上。观察、记录、保存生活中大小事件的记忆,乃是整顿意识秩序最古老的方法。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周期在最后阶段追求“整合”,也就是把一生中完成的与未完成的事,整理成一则有意义而专属于自己的故事。卡莱尔写道:“历史就是不计其数的个人传记的精髓。”
回到过去
一个人认定过去的某些特点有吸引力,决心去追求,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他别具意义的资料与细节上,并用个人的风格记录下来,读历史就变成如假包换的心流体验了。
科学的兴味
这种根据工业装配线模式建立的资金集中形态,并没有正确呈现专业的科学成功的要素。
科学怪才成天才
如果工作中遭遇的知性挑战构成正规科学家的奋斗动机,那么“革命”科学家(勇于打破既有理论模式并创新的科学家)追求的则以乐趣为主
意外的科学成就
你也可以成为科学家
使科学成为一种乐趣的心灵架构,每个人都能拥有。只要有好奇心、细心观察、持之以恒地做记录,并设法从数据中找出规则,谦逊地从前辈的研究成果中学习,再加上怀疑的态度,对于缺乏事实佐证的信念保持开放的胸襟即可。
哲学的乐趣
“哲学”一词有“爱智慧”的含义,一般人就为此奉献一生,而现代专业的哲学家对如此天真烂漫的解释却很可能觉得尴尬。今天一个哲学家若非解构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的专家,就是早期康德或晚期黑格尔的专家;再不然,他就精通认识论或存在主义,但千万别拿“智慧”去烦他。很多一开始为解决某些人类共通问题而设的机构,经过许多时代以后,机构本身的重要性往往凌驾于原来的目标之上。
业余、专精存乎一心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从一开始就亲自控制学习的方向,至为重要。如果一个人觉得被迫读一本书,因为“应该”而走上某条路,学习的过程就变得格格不入。但如果学习是发自肺腑的感觉,非但毫不费力,还能带来乐趣。虽然专门化是培养任何复杂思考模式所必需的,但专门化只是为了帮助思考,它本身并非目标。不幸的是,很多严肃的思想家把全副精力用于做一个著名的学者,却把当初投身学术研究的目标忘得一干二净。
业余与专业
有些人喜欢把所有精力投注在一种活动上,追求专业水准的表现,他们往往瞧不起那些技巧和热忱都不如他们的人。还有一些人则什么活动都想试试,尽可能享受其中的乐趣,却不一定要成为专家。但“业余者”一词源自拉丁文动词“amare”(爱),指一个人喜爱他所做的事;而同样,“爱好者”源自拉丁文动词“delectare”(在……之中找到愉快),也就是一个能从特定活动中找到乐趣的人。这些字眼最早的意义,着重的都是体验,而非成就;它们描述的是一个人做某些事得到的主观报酬,而不是他获得多大成就。
把持分际
“业余者”和“爱好者”两个词这些年来声名狼藉,主要该怪内在目标与外在目标的分际变得模糊不清。业余者假装懂得的跟专业者一样多,可能是个错误,会造成一些问题。一个业余科学家,并非为了要跟专业科学家竞争,而是用象征的训练手法扩充心灵的技巧,在意识中创造秩序。在这个层次上,业余学术研究也能自成一家,甚至比专业者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旦业余者忘了这个目标,用知识来支撑自大,或取得物质利益,就变成了学者的拙劣模仿。外行人若缺乏怀疑与互相批评的基本科学训练,怀着偏见,闯入知识领域,可能会变得比腐败的学者更无情、更偏激。
活到老,学到老
柏拉图在《斐里布篇》中提及苏格拉底一个门徒的经验:初次畅饮这泉水的青年,快乐得好像发现了智慧的宝藏,欣喜若狂。他会任选一个论证,把所有的观念凑拢,综合在一起,然后又把它们一一拆开,分析解剖。他会诘问自己,然后又去诘问别人,他身旁的人不分老少都被他诘问不休,连他的父母也不能幸免,凡是肯听他说话的人他都不放过……
07工作之乐
工作不是“亚当的诅咒”。卡莱尔说:“找到性情相契工作的人有福了,这是人生在世所能祈求的最大福佑。”意大利有句俗话说:“工作可以使一个人高贵,也能把他变成禽兽。”这则讽喻适用于所有的工作——一方面良好的工作需要高度的技巧,并能提升自我的复杂性;另一方面,被迫做不需技巧的工作,往往造成精神熵。
工作的乐趣
工作或许一直都很辛苦,至少比什么都不做更辛苦;但很多证据显示,工作能带来乐趣,而且往往是人生最有乐趣的一部分。
热爱生命的莎拉菲娜
若问莎拉菲娜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是什么,她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帮母牛挤奶、牧牛、在果园剪枝、梳羊毛……事实上,她的乐趣完全在于她一辈子赖以谋生的工作。
与世无争的柯拉玛
要建立一种足以在人性的目标与环境、资源之间达成和谐平衡的生活方式,就跟建造一座能让人一走进来就满怀虔敬之心的大教堂一样不容易。我们不能单凭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推断所有工业革命之前的社会都是如此。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有一个例外,就足以反驳工作一定比休闲更无趣的论调。把握与创造环境中的契机,他的体验品质很明显就超出那些甘愿容忍“荒芜”的现实、自觉没有能力超越现实的人,拥有的乐趣更多。
“遇”与心流
心流是意识掌控挑战的结果,“遇”却是在一个人放弃对意识的控制时才出现。
像玩游戏一样去工作
工作越像游戏——亦即有变化、适度而有弹性的挑战,目标明确,有立即的回馈——乐趣就越多,不论工作者属于哪种层次都是如此。
亚当的诅咒
不过,千万别以为只要把工作设计得像游戏,就能让每个人快乐。即使最有利的外在条件,也不能保证把人带入心流状态。最优体验是对行动机会和个人能力的主观评估,工作潜能虽好,但工作者不知如何发挥,仍有可能感到不满。
手术台好似剧场
外科手术具有心流活动全部的特色。
手术也能提供立即而持续不断的回馈。
这证明工作的结构固然重要,仍然不足以决定从事这份工作的人能否找到乐趣。一项工作能否令人满足,也得看工作者是否具备自得其乐的性格。通过工作提升生活品质,需要两项辅助策略。一方面要重新设计工作,使它尽可能接近心流活动——诸如打猎、家庭式纺织、外科手术等。另一方面,还得培养像莎拉菲娜、柯拉玛、庖丁那样自得其乐的性格,加强技巧,选择可行的目标。这两项策略若单独使用,都不可能使工作乐趣增加太多,但两者双管齐下,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最优体验。
工作与休闲
工作、休闲孰乐?
不论心流在工作还是休闲时出现,反应都比没有心流时积极。挑战与技巧运用层次都高时,当事人会觉得快乐、振作、强而有力、活跃;他们精神更集中;自觉更有创造力、更满足。这些体验品质上的统计差异十分明显,但对任何阶层的工作者都没有太大不同。
工作与心流的“悖论”
因此,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工作时,人们面对挑战、发挥技巧,就觉得快乐、强壮、有创意、满足;闲暇时,他们因无事可干,技巧也无用武之地,以至于觉得悲伤、软弱、迟钝、不满足。但大家仍然宁可少工作,而拥有更多闲暇。结论似乎只有一个:谈起工作,一般人就忽略了理性的证据。他们无视当下的体验品质,一味坚持传统文化对工作根深蒂固的成见。他们认为工作是强加的限制,妨碍他们的自由,必须尽可能地逃避。
对工作不满
美国工人最常提及的对工作不满的三个主要理由,都跟工作时典型的体验品质有关:
首先,可能最受重视的问题是:缺乏变化与挑战。
其次,问题出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冲突上,尤其与直属上司有关。
第三个使人心力交瘁的因素是压力太大,太紧张,没有时间思考自己的事情或陪伴家人,这个因素特别令高级主管与经理人苦恼。
如何缓解压力?
真正能解决工作压力的方法却是把它当作改善体验品质的策略。
如何有效使用闲暇时间?
需要技巧的嗜好、设定目标与范畴的习惯、个人的兴趣以及内心的自我纪律,都有助于使闲暇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一个再创造的机会。
未来属于善用闲暇的人
不断兴起的休闲事业,以用富于乐趣的体验填满空间、时间为宗旨。布莱特比尔写道:“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懂得善用闲暇的人。”
08人际之乐
独乐、众乐各有情趣,不论在沉寂的阿拉斯加边陲,还是喧嚣的纽约市中心,若能享受独处时分,同时与朋友、家人、社群和乐融融,便已踏上快乐的康庄大道。心流研究一再证实,生活的品质主要由两大因素决定:我们如何体验工作以及我们与他人的互动关系。
微妙的人际关系
在我们害怕的事当中,被排除在人际关系的洪流之外,不消说是最严重的一桩。
人生而合群
凭借合作在生存竞争中超越其他物种的动物,保持在同类能互相照应的距离,存活的机会比较大。
随着人类对文化的依赖日益加深,更多需要团结一致的理由因而出现。人类求生越是依赖知识,共同分享学会的一切就越有利;这时独来独往的人就变成了“呆子”——英文中“idiot”(呆子)一词源自希腊文,原来的意思就是“独处的人”——一个不能向别人学习的人。
他人是地狱
人是环境中最有弹性,也最善变的因素。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就能大幅改善生活品质。一个人之所以重要,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只有在我们因一个人本身的优点而重视他时,他才能成为最丰富的幸福泉源。
重新制定规则
人际关系的弹性,能把不愉快的互动状况转变为可以容忍,甚或相当有趣的状况。我们对人际交往情况的定义和阐释,在人与人之间如何相互对待和因而产生的感受上,都会造成莫大的影响。
寂寞之苦
很多人孤单而又无事可做时,会产生一种无法忍受的空虚感。独处的体验为何如此受到否定?最根本的答案是:内在维持心灵的秩序十分困难。我们往往需要外在的目标、外来的刺激、外来的回馈,帮助我们控制注意力的方向。如果缺乏外来的力量,注意力就开始游荡,思路也变得混乱——也就是第二章谈到的“精神熵”的状态。
孤独的解药
证据显示,化学物质虽然能改变意识的内涵与构造,却无法扩大或增加自我对意识的控制。然而创造却需要通过自我对意识的控制才能实现,因此,尽管迷幻药确实能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心灵体验,但对于我们整理这种体验的能力却无所增益。
人生的考验
一个人若永远不觉厌倦,不需要靠有利的环境替他制造乐趣,就已通过了创意人生的考验。
学习独处
未曾学习过控制意识的青少年,很可能会长成不学无术的成年人,他们缺乏在资讯充斥的竞争环境里求生所必需的复杂技巧。更糟糕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们更没有养成寻求挑战、激发成长潜能的习惯。在成长的同时享受人生,就是从人生必然会出现的精神熵现象中,创造更高的秩序形式。
驯服孤独
英国哲学家培根引用一句俗语说:“喜欢独居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
熬过孤独唯一的方法就是设法整顿注意力,不让精神熵损害心灵。
天伦之乐
很多成功的人都同意艾柯卡的话:“我有成功的事业,但跟我的家庭比起来,事业实在是无足轻重。”社会学家指出,亲族间的忠诚度跟两个人共有的基因成分呈正比,根据这种说法,我们对亲戚的特殊感情只不过是保障同类基因存续的生物机制罢了。
婚姻是妥协的开始
所有人际关系都需要重新调整注意力,为目标重新定位
为情感而厮守
环境决定婚姻制度
忠于最初的承诺
古罗马雄辩家西塞罗曾说,要得到完全的自由,必须先臣服在一套法律之下。
共享目标
发掘新挑战
从社交关系(尤其是家庭生活)中得到乐趣,心流活动中挑战与技巧平衡的因素极为重要。
青少年问题多多
如何使环境变得富有挑战,无疑是青少年的家长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光是对迷失的青少年耳提面命,灌输他们该做何事,并没有用;只有活生生的范例及具体的机会才能奏效。倘若没有这些条件,一味怪罪青少年是不对的。
家是感情的避风港
如果一个人知道,不论发生什么事,家永远是感情的避风港,他就更有勇气去开发自己的潜能。早期精神上的安全感,很可能是养成儿童自得其乐性格的一大要素,少了它,就很难长时间放松自我,真正体会心流。不集中注意力,复杂的活动就会陷入混沌。家庭又怎么可能幸免?家庭成员之间的完全信赖、无条件接纳,只有在毫不吝惜投入注意力时才有意义,否则它不过是空洞的姿态与做作罢了。
朋友之乐
培根写道:“最可怕的孤独就是没有真诚的友谊。”由于友谊通常都涉及共同的目标与共同的活动,所以自然而然能产生乐趣。
寻求同侪认同
与同侪为伴的经验跟所有其他活动一样,可分成不同的层次:最低的层次最简单,但只是暂时摒除混沌、制造快乐的一种方法;最高层次则能带来高度的乐趣与成长。
真友谊
亚里士多德曾说:“纵使拥有世上所有的宝物,如果没有友谊,也没有人能活得下去。”友谊是我们表现平时少有机会崭露的部分自我的良机。要说明一般人所用的技巧,最好先把它分成两类:实用性和表达性。
神秘的冒险
家庭提供以情绪为主的保护,友谊却是神秘的冒险。但人生到了后期,友谊就很少出于偶然:它跟工作或家庭一样,必须努力培养。
胸怀大我
如果只考虑物质的收获,我们或许会认为,一味为自己争权夺利的政客很精明。但如果承认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最优体验,我们就必须说,为众人谋福利的政治家才是聪明绝顶的,因为他们接受了更高的挑战,更有机会体验真正的乐趣。
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世界
09挫折中如何自得其乐
人生的悲剧在所难免,但遭受打击未必与幸福绝缘。人在压力下的反应,决定他们能否转祸为福,或只是徒然受苦受难。
扭转悲剧
“心灵统治肉体的论调,虽然没有生物学或医学的根据,却是生命过程中最根本的事实”。
苦难是人生的契机
目盲心不盲
流浪汉的告白
纾解压力
英国哲人约翰逊说:“让一个人得知他两个星期后会被处决,对于他集中精神有莫大的帮助。”心理医生通常把这种问题归为“压力的适应”。一个人应对压力的态度,就称为他的适应能力或适应方式。
40岁失业
一般人面对压力的反应,可分为积极、消极两大类。研究哈佛大学毕业生的生活状况达30年之久的心理学家范伦特,把积极的反应称为“成熟型防御”,其他学者则称之为“转换型适应”。消极反应分别被称为“神经过敏型防卫”或“退化型适应”。
勇气是应变的开始
培根引用禁欲学派哲学家塞涅卡的话指出:“人在得意时表现出的种种优点令人羡慕,但人在困境中表现的种种优点更令人佩服
化腐朽为神奇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从混沌中创造秩序的能力不仅限于心理层次。事实上,有的进化观认为,复杂的生命形式依靠从精神熵中汲取能量而生存——把废物重新加以利用,改造成有结构的秩序。
人类学会用火以后,原来可能散失的能量就可以用来温暖他们的洞穴、炊煮食物,还可以用于冶铸金属用品。利用蒸汽、电力、汽油、核能推动的引擎,也是基于相同的原理,把原来不是散失掉就是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的能量,重新加以利用。要不是人类学会把无秩序的力量转变为可以利用的形式,我们就不可能生存得像今天这么顺利。
不如意事常八九
适应技巧随年龄增长
当年轻人在自行拣选的目标上建立了坚强的自我,任何外来的失望都不能撼动时,适应型技巧的发展就已臻至巅峰。对某些人而言,这股力量来自认同家庭、国家、宗教、意识形态而确立的目标;对其他人而言,这股力量来自精通一套和谐的符号系统,诸如艺术、音乐、物理等。印度的年轻数学天才拉马努金,把所有精神能量都投注在数学理论上,贫穷、疾病、痛苦及短暂的寿命,虽令他疲惫不堪,却不能使他分心——甚至还进而刺激他更努力地发挥创造力。弥留之际,他还对自己发现的方程式赞叹不已。他心灵的宁静悠远,正反映出他所运用的象征符号秩序井然。
化危机为转机
懂得如何把无助的状况转变为新的心流活动,并加以控制的人,会为自己找到乐趣,在考验中锻炼得更坚强。这样的转变可以分三个步骤来讨论:
第一,不自觉的自我肯定。
第二,注意力集中于外界。
第三,找寻新出路。
俯拾皆是的契机
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
一个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的人,和一个被生活压垮的人之间的差别,无非是外在因素的综合和个人对这些因素的阐释,也就是由他把挑战视为威胁或行动的契机所造成的。培养这样一个自我的规则很简单,直接源于心流模式,可以简略地归纳成以下几点。
确立目标
全神贯注
避免过于自我
自得其乐性格的各项因素往往互成因果,难以区分。选定目标、培养技巧、加强集中注意的能力及摆脱自我意识,何者为先,其实并不重要。我们可以从任何一点开始,心流活动一旦展开,其他因素自然水到渠成。
从当前体验中寻求乐趣
拥有“自得其乐的自我”,能够学会确立目标、培养技巧、接收回馈,并懂得如何投入和参与,即使客观情况极为不利,也仍然能找到生活的乐趣。能控制心灵就能使周遭发生的事情成为乐趣的来源。
本书从一开始就强调,把随机事件转变成心流,需要培养技巧,扩充自己的能力,不断追求成长。心流会鞭策一个人发挥创意,表现杰出。从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创造和谐,是心流理论赋予追求最优体验者的最后一项任务。通过它,整个人生串联成具有一贯目标的大心流活动。
10追寻生命的意义
这一步要做到的就是,化整个生命为统一的心流体验。如果一个人决心实现一个困难的目标,所有其他目标都是为这个大目标而存在,他就会投入所有精神能量,培养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技巧,那么所有的行动与感受就会形成蔚为和谐的整体,人生各个不同的部分也会契合无间。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每种活动都深具意义。在这种情形下,一个人的生命就有了意义。“这不算什么,我们把生命交托在真主手中,一切都由他决定,所以我们不会焦虑不安。”
何谓意义?
“意义”是个很难界定的概念,“意义”本身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这个词可以做三种解释,说明达成最优体验的最后步骤。第一种解释指涉一个目标或重要性,例如在“人生有什么意义”这句话中,“意义”一词反映一种假设,即事件之间基于一个最终目标而互有关联,它们有一种现成的秩序和联系。这一假设的前提是,各种现象都不是随机发生的,都遵循一种可辨识的模式,指向一个最高的目标。第二种解释指的是个人的企图,例如“她通常都是好意”,这句话里的“意”已经认定,一般人会在行动中泄露他们的目的,通过可预测的、表里一致、有秩序的方式,表达真正的目标。最后一种解释指的是一种有秩序的资讯。创造意义就是把自己的行动整合成一个心流体验,由此建立心灵的秩序。
拿破仑与特蕾莎修女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寻求意义”:不论它的本质,不论它来自何处,只要找到一个统一的大方向,人生就会有意义。哈姆雷特说:“决心的本色在顾虑的阴影下变得苍白……气壮山河的冒险……也失去行动之力。”一个知道该怎么做,却无法打起精神实践的人,实在很可悲,所以英国浪漫诗人布莱克说:“心中有欲望却不付诸行动的人是在毒害自己。”方向、决心加上和谐,就能把生命转变成天衣无缝的心流体验,并赋予人生意义。
培养方向感
很多人都能在生活中为每天所做的事情找到统一的方向——一个像磁铁一般,能吸引他们的精神能量,并整合所有次要目标的标杆。这个目标决定一个人必须面对哪些挑战,才能把生活转变成心流活动。缺乏这样的方向感,即使是有秩序的意识也不会有意义。
社会学家阿伦特认为,终极目标与人生有限的认知有关:它必须能给人一种延伸到死后的方向感。
文化三阶段
按照定义来说,每种文化都自有一套意义体系,帮助个人规划目标的方向。索罗金把西方文明分为三大类型。他称之为文化的“知觉”、“观念”与“理想”三个阶段,他试图演绎,每个阶段都用不同的优先顺序,证明一套存在的目标。知觉阶段的文化对现实的观念,以满足感官为整合的主轴。生活在知觉文化中的人,不见得崇尚物质,但他们整理目标,或证明自己行为的正当性时,都以乐趣与实用性为主,很少考虑到抽象的原则。他们心目中的挑战,几乎完全以如何使生活更轻松、更舒适、更愉快为出发点。他们所谓的“善”,就是愉快的感觉,对理想化的价值观则抱着不信任的态度。观念阶段文化的组织原则,与知觉文化阶段恰好相反:它们轻视具体事物,全心追求非物质及超自然的目标。
他们强调抽象的原则,主张禁欲,并超越对物质的关心。艺术、宗教、哲学、日常行为模式的正当性,都附属于精神秩序的实践之下。一般人的注意力都投注在宗教或观念之上,如何生活得更好对他们而言并不构成挑战,心灵的澄明与坚定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标。
知觉、观念文化的差异
电视布道家贝克和斯华格等人
三者各有利弊
有一种文化能成功地整合这两种各走极端的模式,保存两者的优点,弥补两者的缺点,索罗金称之为“理想文化”。它能结合具体的感官体验,而仍然保持对精神目标的尊重。不消说,理想文化当然是最好的方案,一方面避免物质主义的散漫,另一方面也没有观念体系的狂热禁欲作风。
复杂性取决于一个体系如何发挥它的特色与潜力,还有不同特色之间的关系。从这一点来看,基于感官享乐的人生观,若能经过精心策划,对各种多姿多彩的具体人生经验做出反应,具备内在的一致性,就比未经深思熟虑的理想文化更好。
建立复杂意义
一小部分人永远停留在第一阶段。如果求生的压力一直压得人无法把注意力投向其他方面,他就不能为家庭或社群的目标贡献多少精神能量。个人的利益也能赋予生命意义;大多数人很可能在第二阶段就觉得很安适,家庭、公司、社区或国家,就成为他们主要的意义源泉。较少的人攀升到反省式个人主义的第三层次,到达与宇宙价值观结合的境界者更少。因此后两个阶段不见得能反映现实状况或可能发生的状况,它们只代表一个人如果够幸运,能成功地控制意识,结果会是什么样子。
下定决心
目标决定努力方向
目标与努力之间有对应关系。开始时靠目标证明努力的必要,到后来却变成靠努力证明目标的重要性。
认识你自己
我们的祖先一直奋斗争取的复杂性和自由,已成为我们必须设法克服的挑战。
剔除旁枝目标
内在冲突是注意力分散、难以分配的结果。
“行动式生活”和“反省式生活”。
目标虽能支持行动一段时间,却不能赋予整个人生以意义。这时就可以看出反省式生活的好处。
行动、反省相辅相成
对经验进行独立反省,实际评估各种选择机会及其效果,一直被视为追求美好人生的最佳途径。各种建立自知之明的方法,都以增加内在的和谐为目标。最理想的方法其实应该是,行动与反省相辅相成。行动本身是盲目的,光靠反省又流于缺乏行动力。
重获内心和谐
目标与决心塑造人生,能创造内心的和谐感,意识中也会洋溢着流动不息的秩序。
快乐的野蛮人?
一个体系越复杂,变通的出路越多,就越可能出问题。来自较文明社会的人,发现较落后的种族不怕外来的威胁,仿佛得天独厚,拥有宁静的心灵,于是“快乐的野蛮人”观点就不胫而走。
重获清明之心
一贯的人生主题
除了一味被动地服从生物本能或社会规范所提供的统一目标,我们也可以根据理性与自由选择,创造和谐。包括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在内的哲学家,都肯定现代人的这项任务,并称之为“人生计划”,意为由目标指引,塑造个人的一生,并赋予生命意义的所有行动。心理学家则称之为“特有奋斗”或“人生主题”。这些观念都指涉一系列跟一个终极目标有关的目标,个人所做的每件事都因终极目标的存在而具有意义。
人生主题就像游戏规则,参加者一定要按照规则行动才能体验到心流,这可视为生命乐趣的泉源。
撰写人生的脚本
精神能量与人生主题结合时,意识就能达到和谐。存在主义哲学家把人生计划分为真、伪两种。真人生计划乃是一个人知道自己有选择的自由后,根据经验进行理性的价值判断所选择的主题。伪人生计划指的是一个人因为觉得什么事都该做,什么事别人都在做,所以自己没有别的选择,也只好这么做。人生主题也有类似的区分:“发现性”人生主题是一个人基于个人经验和选择的自觉,自行撰写行动的脚本;“接受性”人生主题则是按照别人写就的脚本,扮演分配在自己头上的角色,照本宣科。
从另一个角度切入
对痛苦的阐释
“发现性”人生主题形成时,几个共同的原则:首先,这种主题往往是对早年遭受重大伤害的反应。因此,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用哪种方式阐释遭受的痛苦,能导向精神负熵的人生主题?这种把伤痛的事件转变成挑战,赋予生命意义的原动力,就是前面谈到的“耗散结构”,亦即从无秩序中发现秩序的能力。最后,精神负熵的复杂主题,很少会在应付个人问题时出现。它所涉及的挑战一定要能适用于其他人,甚至全人类。这种广泛利他的解决方式,是精神负熵人生主题的典型特征,它为很多人带来生命的和谐。
绝处逢生
童年恶劣的外在环境,不见得会导致长大后内心缺乏意义。
超越前人智慧
如果赋予生命意义有特别的方法可循,这一方法主要是从前几代建立的秩序中汲取经验,找到一个避免自己内心被扰乱的模式。
从书中获得启发
不论出身背景如何,人生稍后的阶段仍然有很多从过去汲取意义的机会。很多发掘到复杂人生主题的人,若不是以他们深为尊敬的长者或历史人物为模范,就是从书本中找到行动的新方向。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包含有秩序的资讯,包括各种行为模式、目标模式如何成功运用于有意义的目标,规范人生的典范等。很多生活陷入混乱的人,得知在他们之前也有人面临类似的问题,就能重燃希望,克服困境。
《神曲》中的中年危机
它们包括一头狮子、一只山猫和一头母狼——象征野心、色欲和贪婪。换言之,但丁的大敌就是他对权力、性欲和金钱的渴望。但丁虽然诗中洋溢着浓厚的宗教伦理观,但是读者一看即知,他所信奉的基督教不是接受型的信仰,而属于发现型。换言之,他创造的宗教生活主题,糅合了基督教最好的启示、古希腊哲学和渗透欧洲的伊斯兰教智慧等精华。
信仰的力量
很多人从祷告中获得力量和宁静,还有很多人根据有意义的信仰体系,建立心流的目标与规则。
进化掌握在我们手中
进化观点同时指向一个值得我们投注精力的目标。我们发明了抽象思考与分析,也就是分辨物体空间与运动的能力。通过独特化,产生了科学、技术以及前所未有的建设与破坏环境的能力。未来最大的希望就寄托在宇宙体系是靠共同法则结合的认知之上,我们把自己的梦想和欲望加诸自然,若不把这个认知列入考虑,一切就没有意义可言。认清人类意志的极限,接受与宇宙合作,而非统治宇宙的角色,我们就会像终于回到家的流浪者,觉得无比轻松。只要个人目标与宇宙心流汇合,意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