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球推广湖湘稻作文明沅江典范
——沅江大米品牌论坛暨创意营销大赛综述
文、图/章继刚
题记:年4月20日,时值谷雨国际中文日,窗外淅沥沥下着小雨,研究、撰写沅江大米品牌论坛会议综述,感受颇多。这正是:谷雨时节春意浓,群英荟萃乐融融。沅江论稻齐欢聚,湖湘文明源流长。花开花落春又至,笔墨犹存生情愫。养心大米品质高,精彩纷呈意难穷。
“艺五谷而抚黎元,筑台榭以避风霜。”湖南是世界稻作农业文明的起源地,是中华稻作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已成为“九州粮仓”。“湖广熟、天下足”。地处湖南省北部、洞庭湖腹地的沅江市,建县余年,素有“鱼米之乡”“芦苇之乡”美誉。“湖在城中、城在湖里、湖城一体”的秀美生态水城沅江水美鱼肥,沅江美食、沅江美景、沅江美物、沅江美貌,让沅江成为更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色如珍珠、稻香四溢,堪称人间至味的“沅江大米”列入《沅江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规划重点产业,年,“沅江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评审。年6月4日,沅江大米获国家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语境下,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织并衍生出“风尚新美、环境秀美、生活和美”创意农业美学经济。在洞庭湖之滨、沅江河畔,一睹芦花胜雪,惊鸿一瞥江豚微笑、麋鹿倩影、鸟浪奇观,在渔歌唱晚中感受不一样的人间烟火。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品牌文化探索湖湘文明曙光,以创意营销呈现沅江大米的甜美芬芳,以稻作文明与文旅深度融合开启“洞庭名郡水城沅江”新未来。为了始终将“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基础中的基础、优先中的优先、特色中的特色,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讲好品牌故事,为湖南农业大县第一产业赋能升级,提升“沅江大米”品牌知名度,面向全球推广湖湘稻作文明沅江典范,4月22日,由湖南省沅江市发展和改革局主办,沅江大米品牌推广项目组承办,湖南省伏羲文化研究会、湖南省食文化研究会协办的“沅江大米品牌论坛暨创意营销大赛”在长沙梅溪湖举行。来自北京工商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等全国多所高校的名研究生和大学生组织52支队伍参加“沅江大米品牌创意营销大赛”,其中16支队伍进入决赛,通过PPT展示陈述和评委提问答辩两个环节,角逐元的奖金和奖品。来自上海、北京、哈尔滨、成都、长沙、深圳等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提交40篇专业学术论文,包括上海商学院吴芹、北京工商大学林刚、哈尔滨商业大学杜泽文、中国策划协会杜长平、湖南省伏羲文化研究会萧敬东、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梅金华等。吴芹、林刚、高佳怡、杜泽文、孙雨亭、崔博识、付钰、马雨玮、李延龙、涂彦、肖成志、张启德、李欣萍、周威、梅金华、许楷逸、曾达观、马润忠、杜长平、张泽强、范江南、朱仔月、陈浩源、刘桂思、陈勃文、程星瑶、张雨心、汪灵芝、王佩良、龚万翔、张雨娟、张锦坤、谢欣、臧桂笛、萧敬东、章继刚等获奖论文作者,以线上或线下方式出席论坛,依次宣讲论文,围绕沅江大米品牌建设各抒己见。沅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建红表示,沅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创新思路,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与高校、研究会、学术机构合作,举办这次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高品味学术论坛,是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以文化赋能第一产业、推进沅江大米品牌建设的重要活动。春天的希望已然播种在湖湘大地,肖建红希望大家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让更多人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