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他的历史系列Ⅵ
年的声音
在17世纪,也就是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的南部,吉他除了与当时的管风琴一样承担着教堂音乐的使命,它还可以存在于民间成为民众歌唱、舞蹈的伴奏乐器和独奏乐器,因此当时的吉他具有非常庞大的群众基础,所以吉他也被制造的像艺术品一样精致美观。
在意大利,威尼斯是吉他的制造中心,塞拉斯(MatteoSellas)是其中最杰出的制琴师之一,他不仅制作吉他也制作鲁特琴,不过那个时候吉他和鲁特可以看作是同类的乐器。他是德国人,但为了追随音乐,他在40岁的时候定居威尼斯,并在这里工作了整整30年,就是在此期间制作了这把吉他。图片上的这把吉他目前藏于大都会博物馆,它的制作时间大约在-年之间,也就是塞拉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作品。视频中是塞拉斯相对更早的作品。
镶了贝壳边的背侧板,用的是具有异国情调纹理的蛇木;以及琴身上下用骨头镶嵌的华丽花纹更是展现了当时吉他制作工艺的精湛。那个时代的音孔有一个美丽的名字“’Rosetta(玫瑰)”,因为那个时候的音孔不像现在的吉他的音孔就是真正意义上的“Hole(洞)”,而是层层镂空雕刻而成,像玫瑰一样华丽。受到琴弦材质的影响,巴洛克时期的吉他一般不用单弦,因为用羊肠做的琴弦用手指拨出来的音量太小了,不够饱满,所以那个时候吉他往往采用“复弦”,当然之前的文章里我们讲过,用“复弦”这个词是不够准确的,因为有的弦会采用“复弦”使声音饱满略有混沌感,而有的弦则用“单弦”使音色干净清晰。图中的这把吉他的五根琴弦都是复弦。而视频中的则是第一根弦用了单弦,第二弦到第五弦用的是复弦。
从巴洛克、古典,再到浪漫主义时期,随着人们音乐品味的变化,塞拉斯的这把吉他也被改装过。把音孔里的“玫瑰”移走,把“复弦”换成“单弦”,因为换了不同类型的琴弦,所以相应的绑弦的琴钮和琴桥也被替换了,最终改造后的声音效果从这些改造方式来看的确是会更加符合浪漫主义时期柔和深沉的音色特征。但是在年收入大都会博物馆之前,这把琴又被复原回它最初的样子了。所以我们看到的这把琴的的确确就是将近岁的吉他真实的样貌。
这把吉他的捐赠者是CAMI(哥伦比亚古典音乐经纪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安德鲁莫顿,他是一个热爱古音乐的指挥家,收藏了很多欧洲的古乐器,他于年去世。
吉他的历史系列:
吉他的起源
吉他的起源--吉他诞生
吉他的起源——成长
吉他的起源——走向成熟
吉他的起源——终章
文章部分的其他系列:
每周群内音乐分享合集系列
大海拾遗系列
listentomusic系列
音乐活动部分:
往期回顾
ParallelDuo弹《自由探戈》
Bluenote演出曲目单
了解我们:B站
平行时空的音乐之旅知乎
幻化成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