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再一次来到“百大音乐人”系列。
上两期我想你介绍一位80后歌手(薛之谦),一位90后歌手(邓紫棋),今天我要和你们聊一聊一位70后的大咖。因为他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新千年之后华语乐坛。他就是周杰伦!
如果说罗大佑、李宗盛等等的歌手是70后的青春记忆的话,那么周杰伦绝对就是80后甚至90后的青春回忆。哪怕在今天,那些已经成年的00后们又有几个人没听过周杰伦的歌呢?
如果给周杰伦的音乐生涯画一个时间坐标轴的话,他的原点应该是在年。新千年的开始,周杰伦就用他惊人的创作才华彻底撼动了整个华语乐坛,一骑绝尘,让那些原本睡在功劳簿上的大咖们望其项背。
今天我不想再重复周杰伦的成名史,因为这些真真假假的故事很多人比我还要清楚。我主要想聊聊因为周杰伦的存在,华语乐坛发生了什么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年之前,我们听的是张学友、谭咏麟、张国荣……这些大咖当然有他们的过人之处,但是他们都有一个明显的短板,那就是创作能力。这句话也许会让有些人感到不满,且别急着发怒,听我慢慢的道来。
在周杰伦之前,华语歌坛的一首歌曲的生产方式包含四个部分,一作词、二作曲、三配乐、四录音。往往这四个方式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一首歌可能先有词,然后作曲人拿词谱曲,谱完曲后交给编曲老师制作伴奏,然后开始录乐器、最后歌手录唱……大概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因为这样的关系,那个年代出现了很多只写词、只作曲的大师。
分工细化有他的好处,但也有他的坏处。特别是大牌的词曲作者,都觉得自己的创作是最优秀的,这就如同自己看自己的孩子,怎么都是最好的。这就导致了一首好词找不到匹配的好曲。为了让大牌创作人满意,很多唱片公司就去国外买音乐版权,然后在用中文唱出来,一首华语歌坛的经典歌曲就诞生。逐渐,华语歌坛的创作型人才匮乏。导致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没有强有力的新人出现,活跃在华语歌坛的永远都是那么几个人,实际上形成了垄断。大家都知道,垄断一旦形成,创新必然被压榨。这就难怪很多人都说“一个中岛美雪养活了半个华语乐坛”。
但是周杰伦的出现打破了这个怪相。
看到早期周杰伦的影像资料,他面对镜头的那种羞涩真是不要不要的。可是一旦让他开始弹琴、唱歌,他的眼中的自信会镇住全场。周杰伦善于借用欧美最新的音乐手法,用他不拘一格的创作方式写出了很多在当时觉得奇怪的歌曲。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段子就是周杰伦把《双节棍》这首歌给张惠妹唱被张惠妹拒绝“这是什么玩意”。
是金子总会发光,周杰伦不缺天赋,缺的就是一个机遇。别人不唱他写的歌,那么就自己唱。在被台湾综艺一个吴宗宪发掘后,他把他的音乐才华在第一张原创专辑《Jay》中展漏无疑。
当所有人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周杰伦已经红了。他青涩的表情成为了他的符号,他唱歌吐字不清成了他的风格。华语乐坛刮起来周杰伦的《龙卷风》,而且一刮就快20年。原本被很多人嘲笑的唱歌和作曲方式一夜之间成立大家模仿的对象。从此,周杰伦写的歌再也没有被别人退稿过。并且受邀给包括张学友、陈奕迅……在内的很多大碗写歌,首首都是主打歌。
在接下来的很多年中,一年一张专辑成了周杰伦给歌迷的礼物。在坚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周杰伦也在不断的寻找突破。年,一首《东风破》再一次成为了中国的街歌。歌迷们发现这个周杰伦有点不一样。“中国风”一词开始席卷整个华语乐坛。其实连周杰伦在采访的时候也坦然的说,他创作的中国风在作曲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很多十几年的歌在曲调上都是中国风,只不过周杰伦用了更文气的词加上一些中国的传统乐器。当然,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方文山。从此,一提到中国风歌曲,歌迷脑海就会浮现两个人,周杰伦作曲、方文山填词。所谓的最佳拍档。
一转眼,曾经听着《安静》的男生女生们可能都成了别人的父母,那个曾经羞涩的周杰伦也迈入了不惑之年。20岁正式进入华语乐坛,20年后还活跃在华语乐坛,地位看似依然牢固。
作为歌迷的我希望周杰伦永远活跃在我们的音乐世界里,无法想象没有周杰伦的华语乐坛会变成什么样。同时,我也很矛盾。在接下来的音乐岁月里有谁会打破周杰伦的统治呢?因为华语乐坛不可能永远只靠老一辈支撑,只有新人不断涌现,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