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长沙成为心之所向的旅游之城和生活之城
魅力之城涌动青春活力
数说成就制图/王斌
傍晚,黄兴路步行街人头攒动。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已成为长沙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邹麟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胡兆红实习生伍奕豪
作为屡屡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城市、连续1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网红之城长沙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旅游之城和生活之城。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去吹吹湘江的晚风,尝尝茶颜悦色的味道,在解放西路潇洒走一回,看一看IFS的人流……”这个暑假,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去长沙”成为聚焦的热点,五一商圈日均客流量达到55万人次。
近年来,长沙抢抓文化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等多项国家战略,以及省委省政府“强省会”战略,市委市政府打造“四个中心”等重大战略叠加的机遇,长沙文旅顺势而为,聚势而行,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长沙文旅正涌动着磅礴伟力,展现出美妙丰姿。
一座文旅名城的自信风姿
一座城市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但是物理空间,也是精神空间。以文塑城,塑造出一座城市的内在韵致和恒久魅力。
近年来,长沙以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时代文化为核心,发掘内涵,梳理脉络,建立起具有长沙特质、省会特色的湖湘精神谱系;实施历史文脉保护传承工程,打造出湘江轴线、遗址公园、古城风貌、名镇名村、近代湖湘名人等历史文化景观群;实施红色景点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千年历史文化记忆的积淀,给了这座城市厚重的底色。按照城市新陈代谢规律实施老城区有机更新,长沙推动历史街区风貌整体改观,从太平街、都正街到西园北里,从孚嘉巷、国医里到马家巷、金线街,一个个重现老长沙韵致的古街古巷,成为更多人乐于探寻的精神居所。
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文旅地标,给了这座城市更多生动的表情。从以极致的现代美学而闻名的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到浑然一体的三馆一厅,从美国旧金山歌剧院的国际歌剧版《红楼梦》,到俄罗斯冰上芭蕾、英国伦敦西区音乐剧,长沙人在家门口便可欣赏世界最顶级的艺术。
从建成个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0个文旅融合咨询服务中心,完成惠民演出场,到编制《长沙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出台《长沙市传统工艺振兴行动》;从创建国家五星级旅游饭店1家、绿色饭店11家、星级旅游社12家,在全省占比分别为%、%、50%,到出台《支持旅行社进一步扩大地接业务稳市场促消费奖励扶持暂行办法》等,帮扶文旅企业渡过难关……年,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长沙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逆势上扬,获得国办督查激励跻身国务院和省政府文化和旅游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城市。
作为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长沙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聚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与国内外52座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成功举办“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中国—东盟文化旅游活动周等重大节会活动,提升了城市形象,扩大了长沙影响力。
一座创意之城的活力奔涌
作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长沙文旅消费一直备受瞩目。近年来,长沙把握大众旅游、全域旅游的趋势和潮流,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可持续的文旅产业生态链,结合需求的变化,大力推进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和场景创新,持续催生“新品”。
撩动视听的梦幻光影,放肆狂欢的青春派对,放松身心的文艺徜徉,好看好玩的潮流夜市,席卷味蕾的热辣盛宴……7月29日,不超级文和友开业,迅速蹿红。从文和友、茶颜悦色开始,长沙涌现出一大批新网红企业,今年黑色经典、楂堆、果呀呀、柠季也是深受消费者喜欢,发展势头很好。如何助力打造更多新消费品牌?长沙成立企业服务平台公司、组建新消费发展研究院,为新消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从信步湘江之畔,欣赏橘洲烟火升腾绽放,到置身黄兴广场之中,霓虹争辉,领略开放浪漫城市风情,再到往返烟火美食之间,唇齿留香,引人无穷回味………历史与现代碰撞,繁华与静谧交织,激情与温润相伴,成为幸福城市的生动注脚。
为持续优化政策环境,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长沙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长沙市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三年行动计划(—年)》《关于推进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综合性政策文件,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引导资金1.2亿元、文化和旅游消费专项1亿元,年全市文化和旅游专项支出12.4亿元,同比增长7.6%。
在持续发展中,长沙市培育形成了旅游休闲、演艺娱乐、影视传媒、出版发行、数字视频等全要素多业态体系,打造了“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等知名品牌。数据显示,长沙现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2.32万家,约占全省的37%,从业人员达30.69万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近0家,约占全省的1/3。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09亿元,同比增长6.4%。
一座网红之城的形象跃升
在强调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城市之间的竞赛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PK,更是发展模式与转型升级之间的较量。
在大力推动全域旅游、文化引擎、城市品牌、城旅共生、区域联动、产业融合的同时,长沙通过转变观念、推进改革,拿出更多的诚意吸引人才、招商引资,而人才与资本的青睐,又进一步助长了发展底气,形成双向的良性互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长沙在生活休闲、人文底蕴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正越发突显。
清晨7时多,湖南省博物馆门外大排长龙;凌晨3时,岳麓山上等日出的人们和解放西路释放自我的人们,描绘出长沙自成一派的风景。作为不夜城,为了方便游客们夜间出行,长沙地铁延长运营时间;凌晨三时,岳麓山景区的观光车已经开始运营……
从五一商圈、阳光壹佰凤凰街等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太平街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不息的人流,到长沙市评选的十佳特色文旅小镇、十佳文旅消费新场景等品牌文旅的惊艳眼球,从大王山文旅融合集聚区、泛马栏山文创时尚休闲区的异军突起,到南部融城生态文旅示范区、湘江古镇群文化旅游区的创新蝶变,长沙文旅市场爆款不断、地标频现。
从一座历史古城到如今走上流量顶端的网红城市,这种转变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城市发展从粗放式向着精细型转变、文化消费从低端向高端拓展、城市形象从内敛走向开放。
网红长沙,魅力无限。年全市旅行社发展到家,年新增52家。年全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元,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9.9%,分别较年、年增长24%、18.6%。
随着首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即将举办,长沙文旅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坚决扛牢‘强省会’的文旅责任、彰显‘强文旅’的省会担当。”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长沙市文旅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润葵表示,坚决站在全面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高度,把各项工作统一到“强省会”战略上来,聚精会神、凝心聚力,担当主责、做强主业、放大影响,切实解决重点工作、难点领域、重点环节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文化旅游广电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展现作为、提升地位,在大局中出彩、为全局添彩。
见证者说
龙骧橘子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树贵:
湘江水上游添彩百里画廊
长达75公里的长沙段湘江流域不仅构成了长沙的城市轴心,汇集了丰富的文旅资源,也承载了长沙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梦想。
这个暑假,湘江夜游异常火热。从橘洲旅游码头登上游船,在江上慢慢游弋,山的轮廓、楼的线条、桥的弧度、水的柔姿、树的倩影……如梦如幻斑斓画面次第呈现。
“湘江游之所以有如此品质,得益于近年来不断努力打造湘江、浏阳河两个百里画廊建设。”龙骧橘子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树贵介绍。
“有一段时间,湘江游船野蛮生长、无序竞争,众多被称为‘慢慢游’的小铁壳船,外观陈旧、安全性能差,出没江中,违规搭建,乱象丛生。”黄树贵介绍,为把湘江水上游船打造成具有湖湘特色的旅游优质产品,年,长沙市政府开展湘江水上旅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收购整合湘江水上旅游客运(企业)四家公司及其名下挂靠的游船,并妥善分流安置从业人员,有效保障了水上旅游从业人员和原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的再就业,是水上旅游(客运)企业整合的成功案例。“慢慢游”游船彻底退出湘江水上历史舞台。
目前,湘江上共有16艘游船,拥有个客位的“橘洲之星”是其中最大的一艘。“橘洲之星”耗资余万元打造,船长42米,宽12米,分为3层,能够满足游客观光、娱乐、会务等多种需求。近年来,长沙开通了橘子洲西至渔人码头往返、长沙县陶公庙至橘子洲西码头往返等航线,并开辟湘江泛舟游、情怀日游、湘江夜游、焰火游等产品,水上游持续火爆,年,长沙水上游轮年接待游客达到42万人次。
黄树贵介绍,随着游客对高品质水上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长沙将大力开发新的水上旅游项目,投资近亿元打造的客位0座的“星辰号”游轮,将是湖南内河规模最大的豪华游轮。与此同时,湖南首艘电动游览船明年将全新亮相湘江,这艘新能源船载客量将达到人。
“‘星辰号’力争在明年元旦营运,届时,公司年接待量将达到万人次。”黄树贵表示。
“非凡十年”大事记
年
岳麓山—橘子洲景区”获评国家5A风景区
年
长沙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年
中国(长沙)国际雕塑文化艺术节
年
长沙滨江文化园开园,园区内的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规划馆开馆
灰汤跻身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系全国首批湖南唯一
年
长沙当选为年“东亚文化之都”城市
年
“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在长沙举行
东亚文化之都·长沙活动年系列活动举办
长沙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
年
长沙交响乐团揭牌
年
长沙文化旅游广电局组建,长沙文旅融合元年
年
长沙获评首批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
《半条红军被》获评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
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创建园区
年
长沙跻身国务院和省政府文化和旅游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城市
五一商圈、阳光凤凰街获评首批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集聚区
太平街成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中国—东盟文化旅游活动周举办
长沙蝉联全国“网红”城市前十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