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日电(记者杨光)年伊始,各大电视平台和视频网站的综艺节目也到了对上一年期末总结的阶段。数据统计,年共上线档综艺,其中电视综艺档、网络综艺档,相比8年的档(电视综艺档、网络综艺档)略有下降。
相比数量的减少,质量上则愈发“精品化”。大体量、制作精良的头部综艺数量增多,曾经作为新鲜词汇出现的“超级网综”如今也成为常态。口碑方面,豆瓣评分破8不再局限于文化类节目,高品质、有意思更有意义的其他类型节目同样也能得到受众认可;招商方面,曾经被预言的“综艺寒冬”其实并不准确,品牌招商似乎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艰难,尤其是在各种新颖花式广告的包装下,网络头部综艺的招商情况更为乐观。
回归内容本身,类型多元化是年综艺市场的一大特点。除依然数量占据优势的音乐类节目和户外真人秀外,养成类节目也换上新装重新霸屏市场;情感观察类节目从不同视角展现社会百态激发观众共鸣;表演类节目更扎堆成为年末重头戏。此外,从前节目嘉宾上略显简单粗暴的“星素结合”也逐渐升级成为让明星素人化、素人明星化,再巧妙有机结合的崭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电视综艺还是网络综艺,也无论哪一种类型,都在强化节目内涵,深挖节目自身的传播意义和社会价值。从市场需求来看,受众不再单纯地满足于依靠综艺节目得到欢乐和放松,其更愿意看到有深度的内容,对社会现象的展开、对社会价值的探讨、综艺内容与社会意义的结合,逐渐成为综艺节目深耕的课题。
接下来,我们从类型多元化、明星素人化、台综网络化、传播社会化这几大特点,回顾年综艺市场发展态势,也由此展望年综艺行业发展未来。
类型多元化
养成类、表演类、观察类百花齐放
曾经的综艺市场,音乐类节目和户外真人秀霸占半壁江山,8年文化类节目井喷,全年超过50档,而在年综艺市场节目类型则更加多元。上半年,借助8年的余温,各大视频网站继续推出养成类节目,表现最好的《创造营》拿下35.5亿播放量,与前一年的《偶像练习生》基本持平,但冠军决赛票数的万还是与当年蔡徐坤的万相差千万,《以团之名》《青春有你》等节目的成绩则相差更多。出圈,依然是养成类节目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从目前出道的艺人热度来看,今年节目选出的周震南、赵品霖、李汶翰相比8年出道的蔡徐坤、范丞丞、孟美岐、杨超越还有一定差距。
相比养成类节目的热度下滑,今年下半年表演类节目则迎来了高光时刻。腾讯视频《演员请就位》、浙江卫视《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优酷《演技派》几乎同时上线,轮番霸占微博热搜。尽管观众对表演类节目褒贬不一,节目本身也存在一些同质化问题,但不可否认此类节目对于整个表演市场良性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相比过去的“流量至上”,演技高低也越来越受到业内的重视和受众的认可,演员本身自然也会更注重业务素质的打磨。
年综艺市场还迎来了情感观察节目的爆发,聚焦亲情、友情、爱情的观察角度也朝着更加垂直的方向细分。《妻子的浪漫旅行》在旅途中折射夫妻关系、《女儿们的恋爱》聚焦父女关系、《我们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