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名人也在看的莫扎特音乐神童的故事

今日推荐:《莫扎特音乐神童的故事》作者:竭宝峰。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英年早逝

莫扎特觉得,照这样下去,自己很可能变为一个渺小无能的宫廷里的食客,只在名义上隶属于一个欧洲最伟大的君主,实际上却逐渐失去自己的本色。

但他还是没有拂袖而去。他始终坚定不移地热爱着他的皇帝和他的家乡德国南部地区。尽管他已经清楚地看到,他的皇帝和他的家乡给他带来的全是不利因素,他仍然热爱着他们,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不过,当莫扎特在领了那很少的薪金以后,他才开始意识到,要还清那一大堆债务是太难太难了。

事实上,在他第一次领的薪金刚花完时,他就看清了:这点钱连今后的生活问题都解决不了,更不用说偿还现存的债务了。

而且,他的第一个女儿刚出世不久,这个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药罐子,莫扎特只好每天不停地为她请医生、买药,简直忙碌得要崩溃了。于是他坐了下来,细细盘算了一下,终于他决定了,向他周围的朋友借钱。他逐个把所有的朋友和熟人都考虑了一遍。乐师们是一点儿余钱都不会有的;向贵族开口借钱又不合适。

当时,莫扎特已经是一个民间组织共济会的会员。在共济会中,有各行各业的人参加,当然也有不少是富裕的商人,能不能向他们求援呢?

莫扎特发现米夏埃尔·普赫堡是一个对音乐有着浓厚兴趣的商人,

由于他的爱好,所以也成了莫扎特的好朋友。他会不会慷慨解囊呢?在无可奈何之时,莫扎特只好以写信方式作为投石问路,他在信中写道:

尊敬的共济会弟兄,亲爱的,最真挚的朋友!

因为我坚信您是我真正的朋友,也因为您了解我是个正直的人,我才不揣冒昧地向您倾吐心曲,并请求您的帮助。出于我喜欢坦率直言的习惯,我将开门见山、毫不忸怩作态地道出本意。如果您愿意尽朋友之谊,以适当的利息借给我盾,为期一至两年,那于我将是极大的恩惠!

普赫堡先生收到信后立即有了行动,但他一下子拿不出盾,可他还是拿了盾亲自送到莫扎特的家中。而且,此后成了莫扎特经常求援的唯一对象。

如果说,在莫扎特的一生中有什么人值得他尊敬和感谢的话,那就是这位好心的商人和音乐爱好者了。他一再慷慨解囊,虽然没能消灾弭祸,至少也帮助莫扎特延缓了灾难的到来。

当然,普赫堡也不是一个来者不拒的施舍者,他与莫扎特是朋友,他了解莫扎特的性格,知道他待人热情、不管闲事;用钱随便、忠于友情,所以才愿意借给他。

莫扎特的这种性格,使他在受到阿洛西娅冷遇后依然和韦贝尔家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并终生没变。

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才使莫扎特在向别人借钱的时候,又把仅有的钱借给别的、在他看来更需要钱的朋友。其中还有一些根本不想还他钱的法国朋友勒·格罗以及德·吉纳,还有欠莫扎特钱款最多的布拉格歌剧院经理邦蒂尼。

莫扎特的新歌剧《唐?璜》在布拉格演出了很多场,邦蒂尼一下子成了大富翁,可他只给了莫扎特定金金币。

也正是因为莫扎特的这种性格,找他“借”钱的、公然骗他钱的、还有揩他油的家伙也越来越多。他借来的钱比挣来的钱花得还快。

莫扎特从末想到过普赫堡会拒绝接济他,同样,他又决不会想到拒绝把钱借给一个穷乐师,于是,他的老实可欺也就出了名了。

为此,不管他家里是谁来了,他都热情接待。只要他自己还有一个弗罗林,就不会让客人缺钱花。

占莫扎特便宜最多的是一个名叫安东·施塔德勒的单簧管演奏者,他其实是个穷愁潦倒的小偷。这家伙撒谎成性,在莫扎特身上吸足了血,反过来还使这位倒霉的朋友相信,他这样一位技艺高超的单簧管演奏家绝对不可能是一个无赖。

莫扎特不但让他在自己家里吃、把自己微薄的薪金分给他花,还为他写了所有单簧管乐曲中最出色的两首,即单簧管四重奏和单簧管协奏曲,从而使这个无赖也得以扬名。

施塔德勒为感谢莫扎特的“知遇”,反而从碗橱里偷走了莫扎特的几张当票去卖掉了,莫扎特知道以后,也只是好心地规劝他几句,说没钱尽管可以开口,之后这事也就算了。

这样一来,正派、善良的莫扎特只能永远贫穷。

写出不朽交响乐

莫扎特的新歌剧《唐?磺》的创作成功和在布拉格的空前胜利,在欧洲产生了巨大反响。但是在维也纳上演,却困难重重。

维也纳的宫廷里,以萨里埃利为首的一伙小人得志,他们时时感到才华非凡的莫扎特对他们的威协,特别是天才的音乐家同优秀的剧本作者,两人携手合作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他们就更加怀有一种不可告人的卑鄙心理。

在这种情况下,莫扎特感到心灰意冷。整整一个冬天,莫扎特和罗伦佐都在找各种理由说服皇帝约瑟夫陛下准许演出《唐?璜》。

一天,罗伦佐来到莫扎特的寓所,给他带来一个好消息:“嘿!沃尔夫冈,有一个好消息,皇帝陛下恩准可在宫廷剧院演出《唐?璜》啦。”

莫扎特有点不敢相信,他半信半疑地问:“你说什么?在维也纳演出?”

“是的,在维也纳宫廷剧院,为维也纳人演出。”罗伦佐非常肯定的回答。

莫扎特高兴得几乎跳起来,他想到从中捣鬼的萨里埃利等人的沮丧表情,不禁微微一笑说:“哈哈,让萨里埃利他们见鬼去吧!”

为了使作品更加完美,莫扎特和罗伦佐又重新对《唐?璜》改写了几场,并做了一些必要的加工和润色。

年5月的一天,《唐?璜》如期在维也纳演出。但让莫扎特和罗伦佐没有想到的是,演出明显地失败了。

维也纳皇帝约瑟夫在看完这部歌剧后说:“这部歌剧妙极了,我甚至应该说它比《费加罗》还要精彩。不过,这样的音乐不合我的维也纳臣民的口味!”

莫扎特唯一的反应是平心静气地对罗伦佐说了一句:“给他们时间去品尝吧”。

维也纳人对《唐?璜》的冷淡,粉粹了莫扎特想在维也纳取得辉煌成功的最后希望,也打破了他总有一天会得到承认的乐观幻想。

紧接着,以萨里埃利等人为首的各种恶意的诽谤、攻击的语言,一唱一和地围绕在莫扎特和罗伦佐的周围。

有人说:“《唐?璜》简直就是荒唐的罗伦佐的活生生的写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975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