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艺术家应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并知晓如何把它展现给观众。只有真正明白自己要追求什么,才知道要给观众带来什么
对一个演奏家来说,让更多人认识到音乐之美、走进音乐世界,不仅是职业更是使命。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听到美妙的音乐,理解音乐的内涵,使音乐成为我们感悟世界、思考人生、表达情感的美好方式
沉淀出自己的风格,走出自己的道路,让中国文化与古典音乐更好地对接,甚至形成古典音乐演奏的“中国学派”,需要我们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进行矢志不渝的创新
沉淀后的醇香更令人回味
记者:肖邦是你最喜爱的作曲家之一,你最初踏入国际乐坛也是因为演奏肖邦的作品。近年来,众多指挥家、演奏家、乐团都演绎过肖邦的作品。你如何理解肖邦的作品?
李云迪:肖邦的一生非常短暂,他在创作高峰时还很年轻。我参加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那年18岁,和他从事创作时的年龄很接近。这意味着作为同龄人的我会找到很多共鸣。同时我是来自中国的演奏者,获奖以前没有在国外接受过音乐教育,相较于其他钢琴家,多了一份东方人内敛、含蓄的性格色彩。此外,肖邦音乐体现出浓郁的爱国情怀,这一点也让我产生深深共鸣,我会在演绎中把它体现出来。
演绎肖邦要把风格把握好。我希望人们对肖邦的认识不再停留于“忧郁诗人”这个印象,而能进一步看到肖邦作品层次的丰富性。
艺术创作没有公式。我在演奏前都会先揣摩作品,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感悟作曲家创作的初衷和弹琴时的心境,然后对曲子进行解析,加入自己的领悟和感受,对作品进行“再创作”。
记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音乐。巴赫、贝多芬、肖邦等古典音乐作曲家的作品,历经数百年流传至今。如何认识作品经典性和演奏家创造性之间的关系?
李云迪:作曲家留给后世,可供演奏家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限的——仅仅是一张乐谱。乐谱是全世界钢琴家共同的语言,如同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气说话,钢琴家对音乐的演绎也是如此:在尊重乐谱和作曲家原意基础上,每个人投入自己的理解与感情进行演奏。拿我自己来说,不同时期演绎同一首作品,也会有很多新的感悟。这正是音乐迷人的地方。
古典音乐都是数百年前的作品,一部作品可能有几十、上百个演奏版本。但是今天的大众需要新鲜感,指挥家和演奏家也在思考怎样把耳熟能详的作品演绎出新意。这个空间越来越有限,但我们仍在努力寻求突破。“师古人不如师造化”,我尊重传统,尽量把生命中感受到的新的信息融合进来,探索适合自己的艺术风格。
从不了解自己的潜力到不断尝试,再到逐渐明确自己的追求,是一个寻找、探索的过程,也是艺术家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艺术家应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并知晓如何把它展现给观众。只有真正明白自己要追求什么,才知道要给观众带来什么。
音乐的创造创新无拘无束
记者:与古典音乐诞生的时代相比,当下的创作环境和传播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原本在音乐厅才能欣赏到的高雅音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古典音乐应怎样适应这种变化?
李云迪:最显而易见的变化,是我们的录音设备和播放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录制呈现出来的音色更接近现场;我小时候要攒钱买磁带、CD,现在可以轻松用手机获取音乐。同时,社交媒体的发展也为古典音乐传播提供很好的平台,我本人就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很多演奏片段。可以说,技术的进步和媒介的发展为普及古典音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记者:传播和普及古典音乐是你一直坚持的事情。
李云迪:是的。我从年开始“中国钢琴梦”音乐会巡演,每年都在国内外进行几十场演出。国内很多二、三线城市既有专业的音乐厅又有热情的观众。我将大量巡演安排在这些城市,一些场次特意安排在体育馆,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接触到古典音乐、欣赏到古典音乐的美。我们不必将古典音乐想得多么玄奥乃至觉得“欣赏不了”,只要觉得“很好听”,就打开了通往古典音乐的大门。
我注意到,在国内演出时,台下观众头发多是黑色的;在国外,望过去多是白发苍苍。古典音乐在国外面临受众老龄化问题;在国内则是如何涵养年轻观众、培育审美趣味的问题。对一个演奏家来说,让更多人认识到音乐之美、走进音乐世界,不仅是职业更是使命。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听到美妙的音乐,理解音乐的内涵,使音乐成为我们感悟世界、思考人生、表达情感的美好方式。
记者:时代环境对音乐风格影响深刻,今天的时代滋养出众多风格独具的音乐家。你本人尝试过多种音乐风格的演奏,包括与流行音乐相融合。如何认识古典与流行的关系?
李云迪:我们现在所说的“古典音乐”,也曾是“流行音乐”:肖邦、李斯特在当年都是拥有众多“粉丝”的“偶像”。进入20世纪,许多杰出的古典音乐演奏家也经常参与流行作品的演出和创作。从形制上说,“古典”有它的定义和界限,我会严格遵守它的规范。但音乐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音符构成旋律,就像流动的水一样,音乐的创造创新应是无拘无束的。
古典音乐是经历时间检验,保留到今天的文化精华。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要在演奏中不断探索,烙下时代印记。
让民族民间音乐与古典音乐对接
记者:一方面演奏古典曲目,一方面传承中国优秀音乐文化,是你多年来努力的两个方向。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音乐文化方面,你近年有哪些新的探索、积累了哪些经验?
李云迪: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对音乐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波兰舞曲就体现了波兰文化精髓。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特色。我在国外演奏《彩云追月》等传统名曲,独特的东方风情让现场观众沸腾。
几年前,我将多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改编为钢琴曲,突出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音乐文化的特色和魅力。我录制中国作品专辑《红色钢琴》,其中既有对中国经典钢琴曲目如《黄河钢琴协奏曲》的演绎,也有对云南、新疆、陕西等各地民歌和戏曲的改编,如《远方的香格里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皮黄》等。其中,《皮黄》采用京剧西皮二黄风格及板式结构,音乐语言的民族化风格很强烈,一连串音符响起,如同生旦净末丑一一登台亮相,不少人感叹“钢琴也能唱京剧”,瞬间拉近了古典音乐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这类尝试受到乐迷的喜爱,激励我和作曲家创作演奏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我国幅员辽阔,拥有丰富的民歌资源,这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实践证明,用钢琴演奏民族民间音乐,是传承、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散发着泥土芳香、情感真挚的民族民间音乐,也为当代音乐创作提供无穷无尽的滋养。
记者:当前活跃在国际乐坛中心的中国青年音乐家很多,赋予古典音乐艺术以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你如何认识中国音乐艺术的独特贡献?
李云迪:音乐之所以能够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因为音乐源自人们内心真诚的感受,这种感受对任何国家、民族的人来说都是共通的。与此同时,每个国家、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习俗。东方文化具有中和、细腻、丰富的特性,包容性极强。以东方文化背景去感悟和演绎源自西方的古典音乐,会赋予古典音乐别样的韵致和更加丰富的层次。
如果把古典音乐比作大海,我们都还只是小小的浪花。沉淀出自己的风格,走出自己的道路,让中国音乐与古典音乐更好地对接,甚或形成古典音乐演奏的“中国学派”,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矢志不渝的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话者、融合者、传播者。
对话人:李云迪(钢琴演奏家)张珊珊(本报记者)
《人民日报》(年09月18日第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