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上海交响乐团成立周年,12月20日,乐团为最新出版的新书《上海交响乐团年》举行读者见面会。该书通过年间的珍贵图片、历史亲历者的回忆文章和纪念文字,还原了亚洲历史最悠久乐团的历史。全书约页,39万字,由文汇出版社在10月出版。
不同于我国当代音乐史一般以音乐创作的发展为核心线索,再由此拓展到著名的作曲家和教育家的写作方式,《上海交响乐团年》囊括了音乐总监余隆、指挥家曹鹏、侯润宇、作曲家刘念劬、乐队长宋国强、前首席张曦仑、大提琴黄北星等演奏员,及朱践耳夫人舒群、时任理事长翁铁慧等多种视角,以“口述史”的方式将上交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具体化。
书中首次公开披露了乐团在年和年的两份重要发展报告,这两份报告都是乐队在关键时刻对未来发展可能性的构思。年面临的问题是,在上海的西方人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要不要“升级”他们家乡的文化生活中在上海唯一可行的一项,也就是要不要把管乐队升级为管弦乐团。年面临的问题是,在国内百废待兴的大环境下,上交应该如何服务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其中的矛盾包括艺术性vs群众性、洋vs中、乐团的艺术发展vs文化基础建设的需要、演出内容的需求vs演奏和创作人才的培养等等。当时上交兼顾多个目标,在乐团领导起草的报告里,所规划的不只是上交这一个乐团未来12年的发展,还勾勒了全中国音乐文化的蓝图,并且列出了非常详细的计划。
此外,书里也还记载了很多意思的事,比如八九十年代巡演之艰苦、最初与企业合作时互相沟通和诉求上的困难。
上海文汇出版社社长周伯军认为,上海交响乐团生存、发展的历史具有现实启示意义,“上交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经历了战争、历史动荡,经历了种种困难挫折。特别是第三卷讲述上交如何抓住机遇,破解困局,凭借自身的艺术品位在艺术市场上站稳脚跟,第四卷讲述坚持改革创新,深耕本土、接轨国际,扎根中国、走向世界的业绩,不仅对推进当下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有借鉴意义,而且对其他文艺院团,乃至各行各业的改革进取,都有启示意义。”
在上交年历史的着墨比重上,全书做了如下分配:前年约占一半,乐团近十年的发展则占到一半。书中对乐团近十年的发展脉络和项目做了详尽的梳理和总结,包括委约、巡演、DG唱片录制等国际合作,音乐教育、夏季音乐节、乐队学院、小提琴比赛等创新活动,以及行至全国的艺术拓展计划和倡导总结乐团职业运营之本的管理标准。
该书主编杨宁认为近十年来上交“大动作”不断,推出多个第一和首创,其所扮演的角色逐渐超过了一个传统交响乐团所承担的角色,“在欧美,甚至在日本,一个交响乐团未必要做这些,但在中国,需要有人、有机构来做这些类似基建的事情。上交的目标早已越过‘继承并发展古典音乐这门艺术’的范畴,而涉及了专业教育、观众培养、制定行业标准、甚至制定未来的人才标准,这些都极大促进了中国音乐生态良性发展。”
图片来源:上海交响乐团新书交流会上,上交多位老乐迷也到场分享故事。乐迷项震至今还清楚记得,年9月11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走进上海音乐厅,听了黄贻钧指挥上交演出的“贝多芬作品”专场音乐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今天已经38年有余。他说:“是上海交响乐团让我成为一个古典音乐‘骨灰级’的乐迷,至今我已经听过上交音乐会几千场。作为上海的文化名片,上海交响乐团是全世界都看得懂的文化名片。”
与项震不同,在上交年搬至复兴中路新址后,才成为乐迷的章家申说:“我当时是想听下新建成的音乐厅音效,结果收获意外惊喜,逐渐变成‘死忠粉’,今年的-20乐季,我购买了20场预售票,除了乐季音乐会,我也更多地参加到上交的各种周边活动中,比如大师不在台上、有准备的聆听、每年的福袋抽取、上海夏季音乐节等。这不仅满足了我在音乐上的爱好,也丰富了我生活的颜色。”
对于上交的未来,上交团长周平表示,乐团要在拓展音乐品牌的同时,让品牌更加贴近孕育了这支乐团的城市,贴近生活在这里并一直支持着上交发展的人们。此外,上交“闯出去”还有大量的空间,作为亚洲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上交有很多资源和条件,“我们会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做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