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也:以中国血脉,畅写中国音乐
江文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成就最为突出的作曲家之一,生活遭遇坎坷,生于台湾,往日本求学并以音乐成名,后回归中国大陆,饱经磨难。在其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中,钢琴作品的社会影响颇为广泛。
一、江文也简要生平
江文也,原名江文彬,原籍福建永定。年6月11日,江文也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县淡水镇,那是日本对台湾实施所谓的“同化政策”最严重的时代。四岁随父母迁居到福建厦门,入厦门门旭瀛书院求学,但那也是由台湾总督开办的日文学校,依然是日本式的教育。13岁的时候,转往日本长野县入上田中学就读。但是江文也的母亲病故了。由于生意不顺,以文人自居的江父,不懂经营管理致遭破产,一病卧床,直至病入膏肓。在江文也23岁的时候,父亲也病故了。从此后一段时间,他经济一度困境,依靠演出、抄谱、排谱等补贴生活所需。
▲江文也年,江文也开始音乐创作并发表作曲理论文章,例如,他创作的交响诗《来自南方岛屿的交响素描》第二乐章《白鹭的幻想》,在日本第三届音乐大赛中,荣获第二名;钢琴作品《十六首断章小品》又在威尼斯“第四届国际音乐节”获奖。
此后又相继创作出版了钢琴曲五首《素描》、三首《舞曲》、长笛奏鸣曲《祭奠》、声乐曲《台湾山地同胞歌》等,此时,江文也的一些作品已在欧美各地演出,逐渐奠定了在日本乐坛的地位。年,他娶日本上野市市长的千金为妻,并生有三个女儿。当时台湾是日本的殖民地,他署名“BunyaKoh”,业界将其视为“中国的台湾籍日本作曲”。所以,他与他生活的日本社会和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年巡演,图左为江文也,右边是他的伴奏永田晴
二、江文也的音乐创作道路
江文也的作品追求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融合,紧扣时代发展。并且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涉猎范围广泛,有钢琴音乐、室内乐、交响乐和歌舞剧音乐、宗教音乐等,其中尤以钢琴音乐创作成绩最为显著。在具体的创造实践中,他创造性地借鉴和运用西方作曲技法,给中国传统音乐注入了新鲜活力,弘扬中华优秀音乐文化。在江文也的早期创作中,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和日本音乐文化的影响不可低估,而到了稍后阶段,转变的方向为:从西日并举,逐渐向以西为主发展,西方音乐技法逐渐占主导地位,直到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相遇。
江文也曾自叙“我能有今天的成绩,除去我的两位恩师山田耕筰和齐尔品的指导外,实际上的作曲方面的功力大部分可以说是自修的,同时还得益于日本出版的大量唱片和乐曲。我把许多名曲几乎背下来才学和声基础。这样很快地学到了欧洲音乐的作曲新技法”
▲山田耕筰(年6月9日一年12月29日)
在江文也早期的钢琴作品中有对儿时故土的回忆,但更多的是受巴托克调式、日本调式影响、从旋律中多能听到日本的民谣音阶尧节音阶等。因为日本的吕调式、律调式、民谣调式与中国五声的宫调式、徵调式相似,所以他的音乐虽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情,从而更会让人在感知上有些许亲切。如江文也年创作的钢琴独奏曲《小素描》中“C—G—C”的旋律进行,是日本“四度三音列”的都节调式音阶结构的运用。
除了音调,他还会在作品中对日本一些传统乐器的演奏技法进行模仿,如对尺八悠远声响、日本鼓欢快节奏等的展现,在《三首舞曲》和《五首素描》中亦有体现。再到年,是江文也钢琴创作风格转变的一个节点,他开始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反映在创作中便是大量运用中国的调式、旋律、节奏等要素,同时以西方的作曲技法为基础。
但是在这一时期,“西日”音乐观念和技巧只是“交流”,而不是“交融”。江文也对于西方创作技巧也是处于探索的阶段,更重要的是由于江文也对于日本文化的隔膜感,使他无法真正从内心接受。
之后是一个中间跨越很大的时期,从年定居北平之后,可以说江文也的后来的大半生几乎都包括在内,这又分成两个阶段:“中西交流”和“中西合璧”阶段。第一阶段“中西交流”,时间为年至,指的是江文也在探索音乐新风格过程中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初步相遇的阶段,他在创作上更提倡对中国传统的回归、继承和发展,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有《北京万华集》()等。
▲齐尔品,又名切列普宁(-)
《北京万华集》又名《北京素描》(作品22)。这部作品在结构上由《天安门》《紫禁城之下》《子夜,在社稷坛上》《小丑》《龙碑》《柳絮》《小鼓儿,远远地响》《在喇嘛庙》《第一镰刀舞曲》《第二镰刀舞曲》10首小曲构成。
这部作品的内容都是对北京别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进行的速写和描述。该曲借鉴了西方不协和和声、多调性等手法的同时,较多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旋律素材,既强化了调式调性,又凸显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因此《北京万华集》在江文也的钢琴创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意义,定居北京后,他明显表现出一种回归的自觉意识,尽力回避和消除旧日作品所习惯的日本音乐的影响和痕迹,避免各种风格的杂糅和叠加,但是,他已经向着探求有特色、有深度的民族音乐风格迈出了较为坚实的步伐。
▲江文也台湾舞曲第二阶段是“中西合璧”阶段。它主要指的是至年这一阶段,这成为江文也音乐风格转型的成熟期。这一阶段恰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把“中西合璧”的理念发挥到极致,在钢琴音乐中国民族化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比如在年,江文也完成了钢琴套曲《乡土节令诗》(作品53),这是他钢琴作品中规模最大的一部,整个作品由十二首钢琴小品构成。作品和声丰富自然,旋律优美朴实,节奏活泼跳跃,乐意凝练清新,通过对一年中十二个月份的不同刻画,表现了中国年节时令的乡土特色。该曲展示出的“中西合璧”特征,主要表现在曲式结构、旋律写作、和声写作等方面。
—年是江文也钢琴作品的成熟期,他已能非常自如地进入“中西合璧”的创作阶段,这一时期,还推出了《狂欢日》()、《典乐》()、《杜甫赞歌》()等作品。钢琴奏鸣曲《典乐》(作品52)完成于年,这首乐曲根据北魏时代的古筝曲《典乐》改编完成。如同《钢琴叙事曲“浔阳月夜”》的创作风格,江文也同样采用中国传统乐曲改编钢琴曲的作曲手法,与前不同的是,此刻的江文也对于传统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刻,加工、创造的幅度更大,传达出新的文化韵味和内涵。
▲江文也(年6月11日-年10月24日)
三、江文也音乐创作风格转变
江文也的音乐创作主要因为中西文化思想交流的结果。江文受欧洲音乐思想的影响很深,他非常推崇俄罗斯的“五人团”,特别重视穆索尔斯基和他的歌剧《波里斯·戈登诺夫》;他推崇德彪西、拉威尔、法雅和西玛诺夫斯基等人的音乐;他对斯特拉文斯基早期的作品《火鸟》《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也有非常独到的心得体会。
还有就是导师俄国作曲家齐尔品对江文也的深刻影响,齐尔品“欧亚合璧”(Eurasia)的音乐理想对于他产生极强的冲击力。除此之外,在年回到祖国后,江文也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改变,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使他迅速燃烧起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很快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建立深刻的理解。
正是在这些思想的主导下,“中西合璧”的观念在江文也的思想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使他获得一种极为融通的文化视野,超越于当时许多出色的音乐家,他能够在中西文化之间自由穿行,跨越屏障和藩篱,创作出诸如《北京万华集》《乡土节令诗》这样一些兼具中西音乐文化特色的杰出作品。
▲年摄于东京银座的江家三兄弟,中为老大江文锵,右为老二江文也,左为老三江文光。江文锵是画家江明德的父亲。
由此可见,江文也在中国近代音乐的创作历史中,特别是我国的交响曲创作史上都是具有一定影响的作曲家。从江文也的成长经历等方面来看都与福建、台湾和日本等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他追求中国风格的音乐创作道路却始终遵循自己的内心,并且通过钢琴来表达中国音乐,这绝不是简单的技法上的融合,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内涵。这位生于台湾宝岛,长于福建,又学于日本的优秀作曲家,终究是以中国血脉,谱写了一篇又一篇中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