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今天的我们不需要歌剧

白癜风病初期照片 http://m.39.net/pf/a_5371622.html

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邀请了四部歌剧,分别是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的《假扮园丁的姑娘》与《魔笛》,山东省歌剧舞剧院的《沂蒙山》,上海交响乐团的《塞魅丽》。四部戏各具特色,说起来都蛮有故事的。

斯卡拉歌剧院在歌剧爱好者中享有盛名,俗称“歌剧麦加”。莫扎特的《假扮园丁的姑娘》是典型意大利语喜歌剧,预示了作曲家《女人心》等后续几部意大利语喜歌剧的创作。但是莫扎特这种插科打诨的作品一直有争议,贝多芬对此就表达过“作曲家在浪费自己才华”的不满。《魔笛》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德语歌唱剧的不朽之作。我觉得音乐史低估了这部作品的正能量,俗话说“欢愉之词难写,哀怨之词易工”。虽然舞台上也有迎合当时观众的夸张穿越手法,但是身处生命最后时刻的莫扎特,丝毫不被生活的苦难打扰,以充满微笑的爱,以“共济会”师傅的名义,以一颗高尚和优雅的心灵,点亮了人性通往神性的精神之路,为贝多芬、韦伯、瓦格纳等德语歌剧继承者写就了一部样板之作。

民族歌剧《沂蒙山》是近年文化部“民族歌剧推广工程”中的最新成果。由于红色题材和民族体裁的双项加分,这部集结全国优秀编剧、作曲、导演与演员的民族歌剧自首演之后就好评不断,为山东一举夺得今年的文化大奖。

巴洛克歌剧《塞魅丽》由于神话剧的内容,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较难体味。作曲家亨德尔作为巴洛克歌剧的代言人,近年来他的作品经常被翻新制作,成为当代艺术家再认识传统的模版。上海国际艺术节有意识地引入这部偏门戏,对于中国歌剧爱好者是个补缺,可以借机观察西方古老的题材、复杂的歌剧样式、其舞台是如何被重新定义、中国艺术家又是如何理解与完成的。

虽然都是歌剧,但是这四部戏的时间相差近年,内容迥异,中外有别,音乐与演唱方式和舞台呈现无法直接比较。四部貌似不相干的歌剧被请到今年的上海舞台上,显示出上海国际艺术节一贯的国际化信心和海纳百川的劲头,也说明被称之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歌剧,至今仍是被观众追捧、被创作者喜爱、表现力与影响力历久弥新的艺术形式。

今天中国歌剧的生态,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也是热闹非凡。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为代表的创新体制为中国歌剧事业注入了巨大活力。据不完全统计,-年间中国原创歌剧超过部,如果每部歌剧以最少投资万元人民币计算,再加上其他政府的补贴与资助,这个巨大的数字就不能仅仅用热闹非凡来描述,而一定要用创作者的不忘初心来认真检讨。诚然,这个令人惊讶的数字说明国家对于歌剧艺术重要性的认知,对于歌剧作为舞台艺术集大成的综合性表现力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05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