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抑云音乐,真的好听吗

热评一:我今年十二岁,抑郁了十年。从两岁起我就不再是自己。热评二:“还是忘不了她吗?”“早忘了”“我还没说是谁呢……”热评三: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我于今早重生,未完待续……“网抑云”热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音乐评论区文化”首先在网易云音乐那里火了,日常用来听歌和分享生活感悟的网易云音乐,渐渐成了“深夜哲学家们”的“伤痛文学素材库”。后来网易云音乐又顺势而为,用这些“深情”的评论,在地铁里做了一波营销广告,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一来自评论区里的文化现象。时至今日,我想,不单是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里繁荣着这种“深情缱绻”、“愁肠百结”、“固结不化”的社区文化,在QQ音乐、咪咕音乐等平台里也一样有。要知道,在互联网时代,一种时新的玩法很容易被其他平台有意无意地学去。当这种“用情极深”的评论区文化开始在互联网上弥散开来时,每到深夜,网上就大批“文人”出没,无论是朋友圈还是微博等社交媒体上都能看到一些关于“抑郁”的句子,而在网易云歌曲的评论下,这种文人最多。于是,网易云开始被戏称“网抑云”。有人说,这只是一种调侃、玩梗,不必认真计较,也没必要上纲上线。就像每个人偶尔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是过个两三天后,她又会满血复活,之前的忧郁与不开心全都一扫而光,就像从未发生过一般。在遥远的云端,人们在网络上创建了一个虚拟的分身,这分身放大了本我,表达着本我平日里不愿诉说或不敢诉说的情感。也许这诉说的内容并不完全是真实的,但也足以让分身卸下心理负担,感觉自己是这个虚拟社区或云端部落的一部分,并能找到与自己惺惺相惜、同病相怜的伙伴。“网抑云”热评。互联网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变得多元、快捷,也让人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那些怀着伤春悲秋、苦夏寒冬心绪的人儿,纷纷在一些流行的伤感类歌曲下面留下评论,评论的具体内容可谓是“字字扎心”,大抵以一种孤寂、忧伤的情感基调,以及那种看透世俗之后的失意、落拓、不忿情绪,渲染着天黑之后的暗夜世界。而且无论是中文歌还是英文歌,甚至是一些纯音乐或电音,都出现了许多“抑郁”用户们。网易云为何变成“网抑云”,可能是大家都敢于在这里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吧,这或许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无论网易云音乐的初心如何,受市场与用户激励机制的影响,为博取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79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