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京日报」
华丽的云锦与科技结合,流光溢彩,现代感十足;南京白局融合了Rap(说唱)的腔调,让更多年轻人喜爱;麦秸画与积木和编程擦出火花,走进校园课程……近日,“大匠至心创承新SHENG”长三角非遗创新实践成果展在晨光创意产业园江苏省文化创意成果展示中心成功举办,线上可同步看展。本次展览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由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南京承创织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汇集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长三角地区26项非遗项目,展示近件作品。当古老的非遗项目跨界融合,产生了一系列奇妙的化学反应,令人大开眼界。
非遗+流行,白局炫起来
“六朝胜境物丰华,金陵御锦似云霞。织人闲暇乐呕呀,白唱一局莫非她。”在当天的展示中,90后的南京白局传承人——夏天、芮钟科,给大家带来全新的南京白局Rap作品《依然宁好》。该作品反映了今年疫情背景下,南京依然保持活力生机,鼓励大家积极向上心态生活工作,可谓紧跟时代、推陈出新。
夏天身穿云锦纹样点缀的服饰,芮钟科身穿现代的皮衣,仿佛“跨越时空”同台。从鸭血粉丝、秦淮灯会、画舫,到老门东、熙南里、箍桶巷……两人一唱一和,把南京的地标、美食、非遗“一网打尽”。抑扬顿挫的传统曲艺和节奏明快的流行音乐,南京方言和普通话,在这首曲子里“无缝衔接”。
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的一种方言说唱曲种,元曲曲牌中的“南京调”是白局的古腔本调,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于元朝末期的云锦织机房。形式上,白局属于联曲体说唱艺术,白局曲牌大多来自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富有江南特色;白局的伴奏多采用江南丝竹乐器,如二胡、琵琶、三弦、竹笛等,再配上板鼓、碟盘、酒盅等特色打击道具,表演起来十分生动有趣。
白局表演一般一至二人,多至三五人,表演内容涉及金陵美景、秦淮美食、历史传说、节庆民俗、方言俚语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具金陵地方特色,被誉为南京民间文化百科全书,对于研究南京方言,人文风俗有很高的历史贡献。南京白局年被列入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6月7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夏天是一名90后小伙儿,高中时因为在电视上看到南京白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春华的白局演出,便迷上南京白局,当时还是中学生的他主动联系徐春华跟随学习。
“之后,我每周都会到徐老师家去学习白局,一年后徐老师带着我第一次登台了。”夏天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演出的地点是在明孝陵博物馆中。
大学时期,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夏天,便开始和同学一起尝试着让白局跨界融合发展。“当时我们联合舞蹈社团、唱歌社团,结合不同艺术的特点编排白局的表演。”夏天笑道,“这也为毕业之后的创作做了试水。”
夏天告诉记者,真正将白局跨界融合,是在年举行的“南京白局保护十周年”活动中。在老师和各界专业人士的大力帮助下,根据传统白局曲目改编的新唱段《普放花灯》第一次把Rap融入白局,说唱出了秦淮灯会与民同乐、普天同庆的欢愉之景。
那次演出的成功也更加坚定了夏天将白局融合创新的信心。之后,展现当代大学生时尚风采和校园生活,并鼓励青年创新创业,点燃学子创新激情的白局Rap《厉害了!我的大学》出炉了。
白局融合苏州评弹、白局融合流行音乐、白局融合话剧……此后,夏天又参与了许多白局融合创新的创作和演出。
来凤街边酒声扬,独留孤身意彷徨。
虎踞关中春意盎,却似清明追忆长。
虎贲仓,下马坊,燕飞黄昏人惆怅。
乌衣巷,估衣廊,只问那人在何方。
“听完这首歌,你就会很想来南京!”夏天告诉记者,属于南京自己的中国风歌曲《莫愁莫愁》将传统白局融入流行音乐元素,结合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人文故事,给每一位听众留下属于自己的“南京故事”。
说南京、唱南京,我把南京逛一逛。
一枝园到二条巷,三山街到四圣堂。
五板桥到六角井,七家湾到八府塘。
九华山到十间房,百子亭到千张巷。
最后来到丹凤街。
在话剧《丹凤街》中,首度加入了南京白局元素,大量使用了白局音乐,如等特色曲牌,以及南京方言念白说唱和金陵吆喝叫卖,夏天在剧中的表演,为该剧增添了不少南京味儿。
夏天说,话剧《丹凤街》与南京白局的融合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不仅利用白局元素丰富了舞台艺术的表达,同时也把南京本土的非遗文化进行了创新与推广,以话剧艺术为载体让更多观众了解南京白局、感受南京气息。
创新推动发展,发展助力传承。90后的非遗创承人,用青春力量唤醒传统文化之美。夏天期待着充满活力的南京白局被更多的年轻人喜爱,这项古老的技艺能说出更多的新故事。
非遗+科技,云锦动起来
在此次展出的近件非遗作品中,其中5件科技创新的非遗作品首次发布格外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