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庸笔下的一代宗师

白斑复色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412.html

图|网络

文|左东

编辑|猴樂呆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及使用

第七话

非金庸笔下的一代宗师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想了好久,才记起这两句从小熟背于心的对联。相信所有看过金庸武侠的朋友们都知道它的含义,那里描绘的世界曾是我整个童年时代的梦想。一段奇遇,一本秘籍,修炼神功,仗剑天涯。当然,还有陪伴在左右的红颜知己。

在金庸所有的作品中,《天龙八部》是我最喜欢的。无论从人设,布局还是整个武侠体系的建立,都是其他作品所不能比拟的。当然,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各种天马行空的神功。无论是一阳指、六脉神剑、降龙十八掌、凌波微步等等,都基本上是他后来大部分作品里武功的总源。所以,我经常把这部《天龙八部》称之为武侠宗师篇!在江湖里,真正的大人物,一定是开宗立派的真英雄。是被后世弟子所膜拜的那个人。同样,在音乐的世界里,也有一位在功法和技法上开宗立派的大人物。他的出现,甚至改变了人类骨骼进化和机械工艺的进程。他像神一样的存在,引无数后辈所膜拜。当然,我曾经也疯狂的追随着他的脚步,无畏地向着代表技术最高峰的山顶攀爬!可造化弄人,神功未成身已残,最后,只能含恨地退隐江湖……。许多年后,当我偶然看到另一位被他摧残至癫狂的同门时,我终于释然了!

这位毁了无数追梦少年的一代宗师,就是我们今天要撩的主角:弗朗茨·李斯特

故事要从附中毕业的那年说起,当时,为了迎接隆重的毕业考试和即将到来的考学之战,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的挑战着自己演奏技巧的极限。说高尚点,那叫追求。其实现在想来,那是一种称之为虚荣心作祟+不知者无畏的无知。作为一个从初一发育就冷冻的少年来说,手的大小依旧停留在童年阶段。刚能驾驭古典主义的我,心却跳到了浪漫主义的怀抱。在师傅多次苦口婆心劝说无果的情况下,我毅然地选择了这首让人癫狂的作品——《梅菲斯托圆舞曲》。也许这就是宿命,从那刻开始,就注定了之后的悲剧!

当年我们练琴的习惯,总是喜欢把窗或是门敞开一半,不是为了通风,仅仅是为了互相攀比,为了引起女生们的侧目。(都是青春期惹的祸)。同门们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都尽量选择超越自己水平好几个台阶的作品,(很多年后,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作越级打怪)。最终,无论从技术难度或是情感表达方面,李大神是最符合条件的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装X首选!因此,那一年的琴房里充斥着各种拆琴般的声响混合。(现在特别理解当时我们调琴老师内心的苦啊)!这厢《弄臣》的琶音刚断,那边《钟》的大跳在一片错音中徐徐展开,随后《马捷帕》的引子像断线的风筝一样,配合着《坎佐纳》连续疯狂的震音收不住的回响,热闹成一片。现在每每想起,都会抖掉一身鸡皮疙瘩。好在那时,我们都充满了勇气及厚脸皮。生生地修炼着大神留下的秘籍。

事情的转折,是在毕业前最后一个元旦的下雪夜,由于聚餐后的狂饮,平时身手矫捷的我在翻越校门的时候,不幸将神功快成的左臂摔成了骨折,遗憾地缺席了当年李斯特杯毕业演奏会的阵容。在台下,静静地望着那些一起修炼的同门,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为了能尽快回到剑阵当中,不听劝阻地我又偷偷开始了疯狂的修炼,最终的结果是:顺利毕业,彻底转行。从赤手空拳到手握小棍,就像一场梦一样,恍如隔世,从此,我仗剑天涯的江湖路永远停在了那首《梅菲斯托》最后的强音上了……

这是我不幸的故事,但在追梦的道路上,更多无畏的少年朝着巅峰涌去。多年来,李斯特神一般的宗师位置不曾被任何人取代。他所确立的音乐会炫技演奏风格,成为了钢琴演奏艺术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那是一种令人眩晕的、具有炫技特技的钢琴演奏风格: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令当时的人们为之陶醉。正是这些无与伦比的技巧,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般的效果。从9岁时的第一场演奏会开始,观众们就为之疯狂,为了能使更好观众更好的观看到他那魔术般的演凑技巧,他甚至将原来背朝听众的演奏位置变为侧面,这一传统保留至今。但人无完人,事物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两面性,困扰他一生最大的烦恼,正是他引以为豪的天赋。天生的美貌加上优雅的风度,让他这一生总是与女人的名字连在一起。也因为如此,感情注定是他永远挥之不去的痛。

他的第一个女人叫玛丽·达古尔,是一位公爵夫人,并且是当时巴黎社交界的名人,美丽、幽默又聪明,和乔治·桑是好朋友。她结识了李斯特之后就抛弃了丈夫和他私奔去了瑞士,那一年李斯特23岁,她28岁,那部著名的《旅游岁月》钢琴集就是他们私奔到日内瓦后开始创作的。只可惜他们同居十年就分手了,理由是玛丽嫌李斯特演出太过频繁冷落了她,而且经常听见他在各地与别的女人的风流事让她倍觉反感,她以笔名达妮儿.史丹发表了一部自传体小说《奈尼达》,永远告别了和李斯特的爱情生活,年二人从此分道扬镳。

他的另一个女人是卡罗琳·维特根斯坦公爵夫人,是波兰贵族后裔,十六岁时嫁到了俄国,人称卡罗琳公主。她和李斯特在基辅邂逅的时候她28岁,他36岁,在这次义演中,她居然花了贵宾席票价一百倍的价钱买了一张票。她为了和他同居不惜抛弃了丈夫和三万农奴的领地,却无论怎样努力都一直不能让教会认可他们的婚姻。她个性冷静而且才气盎然,对李斯特的爱深沉而持久,在她的影响下,李斯特放弃了频繁的巡回演出,转入他一生中更为重要的创作生涯,那些别具意义的交响诗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创作的。年,50岁的李斯特再次提出与卡洛琳举行婚礼,却由于宗教和沙皇的原因还是没有结成婚。漫长等待中的煎熬,一直熬到了李斯特的晚年,年,李斯特75岁,他们还是没能喜结良缘。这样的煎熬,最终让李斯特皈依了宗教,将这一分蚀骨的痛苦在宗教中抚平、碾碎。年7月31日深夜,李斯特在他女婿瓦格纳拜罗伊特的家中合上了双眼。一代宗师就此落幕。他死后不到半年,卡洛琳也病逝罗马。李斯特曾说过:“我所有的欢乐都得自她。我所有的痛苦也总能在她那儿找到慰藉。”“无论我做了什么有益的事,都必须归功于我如此热望能用妻子这个甜蜜的名字来称呼她。

(细心地朋友可能会注意到2个神奇的巧合:1、公爵夫人。2、28岁。其中有什么玄机呢?可能需要大家脑洞大开一下了)

写到这里,大家会发现我笔下的他更像是一位多情的演奏家而不是一位天才的作曲家,其实这是我的刻意为之。因为这个名字已经能够代表一切了!虽然交响诗这一体裁是他首创。虽然作品《愁云》和《死神恰尔达什》,预示了德彪西的“印象主义”。虽然瓦格纳的全部风格在李斯特的作品中已具雏形。虽然他开启了十九世纪音乐的派系的分裂,对后世艺术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但我更愿意将他看作是一位开创现代钢琴演奏技术流的一代宗师。一位对我人生造成了深远影响的大神!一个为爱孤独终老的美男子!

最后奉劝所有那些抱着成为钢琴演奏家梦想的同学们和各位家长们。请熟记这段警示名录!这都是血和泪的总结!

弹莫扎特伤神。弹贝多芬伤身。弹巴赫伤脑。弹李斯特伤琴。弹拉赫玛尼若夫伤手。弹舒曼伤情。弹老柴伤眼。弹斯克里亚宾伤节拍器。弹肖邦既伤自尊又伤心。弹哈农伤耳。弹汤姆森伤童年。

珍爱生命!远离……(真不敢说出那两个字,哈哈)

编后:这篇文章在脑子里构思了很久,可一直不知道如何开头,幸好一天午后在兰州杨公子的咖啡店里偶尔看到了一本泛黄的《笑傲江湖》,一下打开了我滞阻的思路!在我心里,江湖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有酒有歌的快意人生。既然每个人都无法预测明天发生的一切,何必要苟且于眼前呢?当然,更不能相信传说中的诗和远方。活好当下,醉酒当歌,就是对人生最好的回馈!下期,我们趁着春的尾巴,清明时节的细雨,跟大家撩一位诗人青年的抑郁生涯。

每周四中午12点,《撩音乐》全平台更新,敬请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88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