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史上的今天孤独的约翰内斯middo

白癜风专家问诊百姓放心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837765.html
?#4月3日#“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勃拉姆斯这位注定一生都是孤独的音乐家在他浩瀚的人生中却谱写出了华丽的篇章。人们记住他了,不只是他的作品还有他的精神。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的年代,不必为了追求表面的浮夸而忘记了自己真正存在的意义。这位浪漫主义的复古者非但没有遗弃传统反而将其继承发扬,传承创新,为后世带来了深远影响。”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年5月7日—年4月3日

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

年5月7日,约翰奈斯?勃拉姆斯生于北德的汉堡这个港口城市,他的母亲据说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的父亲是一位职业乐师,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音乐的熏陶。尽管勃拉姆斯才华出众,但他的童年很窘迫。后来师从马克逊、戈塞尔、爱德华学习钢琴及作曲。19岁就小有名气并举办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个人演奏会,演奏曲目中有他根据民间舞蹈和歌曲改编的作品,表现出他的音乐才华和民族情感。年在维也纳举行了“三B大音乐家”音乐会,即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音乐会,成为欧洲音乐史上古典主义最后一人。

一个作曲家的作品能够折射出他的整个人生,他的经历也对其创作有着不可低估的分量。勃拉姆斯也不例外,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的生活,早年的痛苦经历使得他对感到厌恶甚至窒息。这对于只有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此可见,早年贫困的家庭环境和污浊的生活环境在他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其实除了家庭的贫困,父母的不幸婚姻也使得勃拉姆斯深受创伤,因此他对婚姻想象的不是那么美好了,甚至奉劝他的姐姐也不要结婚。这种种经历都是日后影响勃拉姆斯成长的重要原因,使得他变得性格孤僻、内向,少言寡语,甚至不与外界接触。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第一钢琴协奏曲》作为勃拉姆斯的青春印记,从21岁写到26岁。我们被音乐中那穿越星河而来的温暖所撼动。作品原先是为双钢琴写的奏鸣曲,其中柔板与克拉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勃拉姆斯曾在年12月30日写信给克拉拉说:“我正在为你画一幅可爱的肖像,那将是柔板乐章”。而这一乐章的标题“奉主之名而来的有福之人”,据推测也是指向克拉拉;“主”则视作勃拉姆斯心目中备受尊崇的舒曼。含蓄无望的爱,很深很浓地融于当中。人们纷纷展开丰富的想象去猜测他们之间的种种可能性。而到了年,勃拉姆斯42岁了,人到中年的他完成献给克拉拉的《C小调钢琴四重奏》,前后用了漫长的20年。他把每一份自己创作的手稿,都寄给克拉拉,让克拉拉批阅与试奏,提出修改意见,或许这样才是合符传统而又能倾吐私人情感的最好途径。

*部分素材源于网络、RealMusic本臻音乐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音乐宁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3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