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梁龙不想拍戏的美妆博主不是好摇滚

有的人,好似生来就容下了一切,活得出人意料的铿锵。行为和言语坦然,常被奉为“神灵”,而在“神灵”眼里,自己生来不过浮尘:没有什么与生俱来,所谓的“包容”,是生存之道,是共情,是渡他,也渡我。对梁龙来说,大概不能用“困顿”和“求存”来形容艺术的前半生,“探寻”更为合适。这样的一个人,该从哪里说起?他目前的人生,就像被各路报道拧打出来的波板糖,切成几个大段,各自圈成漩涡,各呈其色。01.那是梦里都憧憬的地方

都说音乐的品味是熏陶出来的,对乐感灵敏的人来说,就算是父亲喝酒时哼哼的小曲,也能作为潜在的培养资源,当然,盛行的流行乐才是主要渠道。

10岁左右,从城中到城郊的生活反差,让梁龙成为了引领“流行”的孩子王,也让他的意识得到足够的发散空间,以至于比其他人有了更多勇气。

总有一些人生里,会出现那样一个号召力极强的班长,带领大家打破枷锁,敬自由。梁龙就是这样的班长。

“单纯”的“反叛”,这是看到他中学的“疯狂”事迹时,脑子里冒出来的词。

旷课喝酒记大过,且不论对错,想想:当生活逐渐深陷规律后,回忆起过去的放肆,那都是一桩桩美谈。当然,前提是它并没有酿成大祸。青春期的我们,总是容易产生“所向披靡”的错觉,自以为是地忽略周遭环境圈住的一切。初三写下人生第一首歌的梁龙,一心只想奔到北京,去寻自己的“梦中情男”——崔健。和多数家长的“套路”一样,父亲认可他梦想的同时也问:肚里没墨,怎么写歌?

躁动的心也就这么暂时平复下了。高中毕业前,他攒钱买了把吉他,什么都不懂,瞎摸索着也写了好几首歌。内心早已万事俱备,只欠“北京”。就是这么一个“摇滚狂热分子”,命中没有多少“大吉”,倒也不乏一些奇遇,不过转头再看,都像是命中注定。梁龙高中毕业后干的是四处给人送化妆品的活,或许和美妆的“缘”,就是这么结下的吧。在那时认识了在北京混滚圈的朋友,每每听人提起那里的生活,原本就憧憬的他,更加心痒难耐。一股脑冲到北京迷笛音乐学校嚷着找崔健,最终被几万块的学费劝退。那个朋友,之后也没留在北京,回了哈尔滨参与抗洪的部队工作。他也有为凑钱努力过,只是卖菜的生意赔了本,人生的第一趟梦之旅,历时三个月,结束。转头到哈尔滨做保安的梁龙依然在私下组了个“黑镜头乐队”,托那个离开北京的朋友的福,得过一次去部队演出的机会。直到他丢了工作,弹尽粮绝的乐队只能宣布告终,他又再次去了北京。驻唱的活并不好找,漂在这样一个荒大的城市里,一切都好像是复制粘贴的,包括他的歌,还有他自己。都是妥帖的“二手货”。住在地下室,每天就吃一斤挂面,这都不是梁龙崩溃的点。“我哭的是找不到创作的根源和让自己的生命这样去流浪的意义。”“你喜欢摇滚乐,你想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但是你连一首属于你的歌都写不出来。”02.哎呀我说命运呐很多人在见识了困难的真面目后,都马不停蹄地逃离,再也不敢回头。他当时也觉得:音乐路,也就这样了。从沉迷《垮掉一代》的那一刻起,他好像就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不同时空的同一苦痛感里,找寻不到那个出口,也就一直没能透过气来。99年回到东北,他像当年那个北京滚圈的朋友一样,吹牛吹了一星期,心里却在逐渐挣扎着放弃。直到下农村,憋住梁龙的那口袋子好像被这里的快乐捅出了个窟窿,执着于摇滚的他,这才看到外面的世界。反正都这样了,没什么不行的,二人转让七老八十的老太太每天乐乐呵呵的,挺好,比郁郁寡欢的自己好。唢呐、笛子其实也能玩出花来。从绝望里爬出来的人估计都这样,把一切打破重来的时候,指不定就能收获惊喜。找到三个同样落魄的老友,就着村里的环境和各自的解脱,吊儿郎当地写了《采花》。惊讶于灵感的喷薄,梁龙又写了十几首歌,到县城录下第一本demo,一套动作下来不过22天。有原创也就有了底气,但在走出去的那一刻,他们的自尊,依然没能逃过被人践踏。年底好不容易得到演出机会,开心的热乎劲还没过,就被现场的差别对待泼了冷水。恼怒之下,梁龙借了旁人的化妆品,眼线上扬,惊艳登场,势必干翻其他乐队打脸主办方!《伎俩》的爆燃,好似主角的剧本,初露锋芒......“红棉袄,绿棉裤,东北大花裤,二手时尚三要素。”

00年第三次到北京,被称为“伸进京城的一只怪手”的他们,在本就不大的圈子里名声大噪,不同此前的灰头土脸,倒有了些王者归来的架势。甚至得到了“梦中情男”崔健的夸赞。03年发布《二手玫瑰》专辑,在给崔健办过演唱会的北展举办了人的演唱会,这样辉煌的事业上升期,偏偏没赶上好时候。属于90年代的“摇滚”在这时正处在行业低潮,上不了主流文化的台面。非典期间,没有多少演出可以露脸,乐队的日子是比来北京前好多了,但也陷入了新的困境。就在这个混沌而又尴尬的节点,与“天后”的恋情海市蜃楼般地的出现,又幻灭。“你住哪儿呀?”,“住望京”,“哪个别墅呀?”,“......”这是两个世界的人。主观上,人与人之间只要有一方感受到不平等,无论是高了,还是低了,都注定难以顺利地同行。几经波折的人啊,心被磨出了厚茧,用刀划它疼吗?不那么疼,只是那茧每绽开一层,都会为之一颤。03.部分艺术家

主角的剧本好像翻页便成了炮灰。颓废的日子里,梁龙喝大酒,看人画画,好像把自己困在一个空间里,就能让混乱的思绪片刻宁静一样。打小就不喜主流事物的人,一切“古怪”和“绮丽”对他都有着异常的吸引力。搞艺术,在不久之后好像又打通了他的新领域。音乐和美术都是牵扯着文化的东西,品味的共通之处让他觉得很有意思。投钱办展,找找旧时期的情怀,时不时警醒一下音乐存在的价值,在他人看来,就是在没钱花钱,只图一乐。涉猎了绘画,就好像必然要和他的第一份工作(化妆品)扯上什么牵连,借了二手玫瑰舞台风格的“势”,19年的中年梁龙进军美妆圈。他真的是在寻找出路吗?看起来好像确实是老本行不好做了在另辟蹊径,但不晓得为什么,总觉得这位老哥,只是单纯在为兴趣“不务正业”,可爱的很。

当年的“一只怪手”,再次因“怪”出圈,但歌好像还没有响回大众的耳朵里,长期没有新作品的二手玫瑰,没少被诟病。拒绝“乐夏”的邀请也备受争议,但其实这样挺“摇滚”的:我有我的坚持,还有我的自由。万事并不必须有个所以然,如若非要求个理由,就从复杂或空白的内心戏里选一个答案。“一个人在集体与个体利益的社会冲突面前、在自然被工业侵蚀与成长消亡的童真之间、在束手无策没有对错的爱情里、在遇见那个比你自己更像自己的时候…”《导演请指教》一经播出,很多人问:梁龙“染指”影视行业到底体现了什么?这个问题好似与他有关,又好像没有半毛钱关系。

他们问的是:影视行业被非专业人士插足,所披露出的行业问题以及发展影响。

就算不是梁龙,问题也同样成立。

不过抛开音乐人的特性,梁龙还有故事,有艺术研究的经历,这个问题因为他,又有了更多可探讨的空间。音乐人拍电影,到底是个噱头,还是引人深思的话题?是他对自己后半生的艺术追求,还是对未来事业的规划?其实对大众来说并不重要。前半段是行业的事,后半段是他自己的事。“我们也许回避、也许笑场、也许认命,也许不顾一切的疯狂。”“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不属于任何载体的外星世界,只要你愿意与他共舞,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和颜色。人本孤独,草木无双。”

如果说《疯狂的外星人》引发的讨论大都是影视相关的,那关于梁龙的问题又该是什么?

懂的都懂,全在乐迷心里。

影片在现场可以被叫停,但思想永不会停,无论音乐还是其他,都是我们窥探这个人内心的途径,我们看到的,是最诚挚的真心。

有人说他前20年的艺术人生都用音乐来表达了,或许之后,更想用影片来呈现自己,但未来,谁又知道呢。梁龙心中一直有个清晰的定位:“二手玫瑰不可能成为一个SuperStar,它不具备那种,就是,传唱性。”“民族朋克”这条路,其实很窄。圆桌派里提到,他是照着未来中国的PinkFloyd来推介二手玫瑰的,这是个艺术品。音乐很包容,他想做创造可能的那一种,做没有他人痕迹的那一种。或许他成功了。“二手玫瑰”的由来,想必也是不用多加解释的,讽刺也好,戏谑也罢,它都是“重生”甚至是“新生”的产物。未来的梁龙如何,二手玫瑰如何,有关的一切,其实就足够圆满,至少,他还没有表示遗憾。

参考资料:1、《人生的意义|梁龙:笑笑人生,也笑笑自己》时尚先生ESQ.02.26

2、《二手玫瑰,一手梁龙》中国新闻周刊.8.12总第期

3、《闪光的乐队》.01.01第2期

4、《KAIMagazinex梁龙

摇滚新艺术的探索者》KAIMagazine.11.18

5、《恶毒梁欢秀》.05.05期

6、《“摇滚教母”梁龙谈跨界做导演:不会就是不会,千万别装》腾讯新闻贵圈.01.、《导演请指教》.11.06第1期下《疯狂的外星人》

8、《梁龙:“其实我是一个导演”》二手玫瑰工作室.11.07

9、《圆桌派》看理想第14期乐迷:听音乐有鄙视链吗?

-//-

编辑:Riki

文稿:Riki

配图:Riki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86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