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古代音乐史
高晓松曾说:“中国是一个没有音乐史的国家。”,考虑到高的身份敏感性,其用错误的方式错误的立场错误的语言诠释了这句话,遭到了网民的狂轰滥炸,那今天我就来正确地表述一下这个观点。
中国没有古代音乐史,只有古代戏曲史。
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音乐的原始作用只涉及有两个,一是满足求偶需求(猿猴吭歌求偶);二是满足礼仪需求(礼仪乐队)。而这两个原始作用,在中国都被抽离了。
先说求偶,从非洲到云南,各地的原始音乐、民歌、山歌,几乎都和求偶、求爱有关,这是一种自发的生物性的表达,几乎和文明的分别无关。哪怕在今天,难道99%的歌都在讲恋爱那点破事。我们看《诗经》,这本最早的民歌选集里的大多数篇章,难道不也是在描述男女的相思之苦、相爱之欢吗?那为什么这种音乐形式没有流传下来呢?
这根本不是高晓松所说的什么“汉族没音乐”,高是彻头彻尾的基因论,再进一步就是种族歧视。中国无音乐,是儒家教化导致的,跟民族无关。在儒家统一中国意识形态后,(平凡人家)私自求偶是大不孝、是绝对的忤逆甚至犯罪。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下,音乐如何在民间发展呢?和诗词不同,音乐不需要严格的训练、也没有文化壁垒,注定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而底层的根基都被打破了,发展就无从谈起了。
再说礼仪功能,这是中国无音乐更大的成因,因为在中国是直接从氏族文明直接进化到国家文明的,氏族文明中的“礼”和“乐”,是绝对无法分开的。为什么孔子说“礼崩乐坏”、说“礼乐教化”,因为礼即是乐,乐即是礼。
08奥运会开幕式千人击否无论在任何的原始部落和早期文明中,礼仪的呈现都需要有音乐的陪伴,甚至是依附于音乐展开的。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音乐,进而不同的音乐代表不同的阶级,就和不同阶级的人穿不同颜色的衣服一样。音乐是礼仪,而礼仪的本质是“爱有等差”、是“各司其职”、是“祖宗成法”。而不是“创新”、“突破”和“想象力”。这样的意识形态作用,先天限制了音乐的发展。
为什么戏曲可以流传呢?因为戏曲是下九流,按今天的说法就是这帮人是不可触碰阶级。而音乐,如前文所说,是“礼”。你觉得官家是更看重下九流还是更看重儒家最强调的社会秩序和礼仪呢?下九流的身份就注定了戏曲是绝对的民间艺术,民间到即使成为“角”也跳出不戏子的范畴。
传统爱情戏曲《桃花扇》而戏曲真正被搬上台面,则晚到乾隆庆寿、徽班进京,而那已经是年了。在这之前的戏曲,是纯粹的不见光的地下艺术。
乾隆算是“中国有戏曲”的OG京剧的辉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段有详尽史料可考的音乐大事件,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说唱歌手们和当年给乾隆祝寿的徽班一样,浩浩荡荡的进京了。
从戏曲到摇滚,音乐的挣扎之路
京剧是侥幸存活的种子。他把自己埋在污泥里,等待转瞬即逝的机会、一夕莲花绽放,开启了中国万古如长夜的普世音乐大门。
然而这种机会是少见的,音乐注定离不开意识形态。五四运动之后,以鲁迅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文化运动者开始对京剧进行集中的批判,京剧俨然成为了封建残余。或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或京剧人内心也受到了时代感召,无论是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还是海派京剧的掌门人周信芳(这两位都是新中国认证的唯二的表演艺术家),都相继推出了《史可法》、《文天祥》、《抗金兵》等新戏。堪称民国时期的《战狼2》。但这种为形势所影响,由短暂的民族主义激情驱动的音乐,全然不顾艺术本身价值的艺术品,注定会无人知晓。如今,《史可法》、《抗金兵》这些戏不知有多少年没人演了。
多少人读懂了《霸王别姬》的悲怆那十年动乱结束后,为意识形态服务的样板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京剧和传统戏曲,已经被拖垮了,梨园大师陨落,人才青黄不接,以及仍然持续了数十年的国有院团制度和明确目的导向的艺术创造,彻底把戏曲拖入了坟墓。
此后中国人集体得了一种“不听本土音乐”的病。而这种病,到今天,都依然侵蚀着中国人。因为从那之后,所有的音乐形式,都是舶来品。它没有了中国自身的文化土壤作为支撑,他们是一座座虚假的空中楼阁,是一棵棵无根之树。
只至北京一个头戴帽子的男人发出了一声呐喊
这是一声愤怒、叛逆、反意识形态的呐喊,而当时的人已经在那种压抑、匮乏的文化环境中待了太久了。崔健的摇滚扎根于中国的,是诞生于民众的,是普世的。这就是摇滚能获得成功的原因。
对于那一代的中国人来说,摇滚更像是一种音乐形式的伤痛文学,和这个时代最痛苦的躁动和最空洞的寂寞最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在愤怒中咀嚼未来,在痛苦中踽踽独行。它和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的过去、现在、将来同呼吸共命运的那一刻,它就不再是舶来品了。它在当代中国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生了根,成为了无数痛苦灵魂的归宿。
崔健摇滚为什么又衰落了呢,从当时叱咤风云的最主流的音乐形式变成了现在这种半地下的样子呢?这就涉及改革开放后的思想风向转变了。
改革开放非常伟大,伟大到足以超越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以润物无声地方式彻底改变了中国。但这场伟大的改革也有一个最大的后果,就是意识形态的消解。这就是从八十年代到今天,中国的社会风气——甚至,是全世界的现行状况。
摇滚失去了敌人也就失去了自己。但我们要心存感激,因为摇滚曾经活过。
嘻哈,无界的自我表达与涂鸦
嘻哈音乐到底是什么?这是无法轻易地得出结论的问题,我只能进行尝试性地进行比喻。
如果将音乐拟化成建筑,那么古典乐就是森严庄重的拜占庭式城堡,而摇滚就是奇特尖锐的哥特式建筑,而嘻哈则是喷涂满各种符号的涂鸦墙。
福利伦萨的拜占庭式城堡涂鸦是无定式的,没有人会用计算黄金分割率的方式来欣赏涂鸦,也没有人会用细腻笔触来一笔一画地勾描涂鸦,没有人会指责创作者把涂鸦喷涂在一面并不名贵的墙上。
永远尖顶永远高指天空的哥特建筑嘻哈的本质和涂鸦不谋而合,它追求自由性和随机性,所以嘻哈人讨厌刻意地搬弄词句,话由心生的freestyle是最高的境界;也因意识的自由性,他们承认人类的多样性,没有一个嘻哈歌手认为嘻哈应该是一个样子,因为嘻哈是每个人内心最真实的表达,人既然是多样的、嘻哈也应该是多样的。
嘻哈不追求永恒和物化,没有一个嘻哈人会认为自己的歌一百年之后还有人听,因为嘻哈承认变化,或者说嘻哈就是变化本身。嘻哈是不经雕饰的、露骨的意识的显露,是对自己的意识和选择的绝对忠诚和信任。
MC热狗但是在嘻哈的世界里,既没有暗,也没有光。有的是混沌,是虚无,是流变,是随机。是不断地追求和向内缘求;是不断的对欲望、意识的低头和反抗,也是不断地向虚无和深渊发起的撞击和挑战。嘻哈从不服从任何的“永恒”的“真理”,因为这全都是向外缘求的伪物,嘻哈人把这称为“Faker”。和摇滚不同,他不愤怒的反抗,而用更戏谑和露骨的方式消解所谓的“意义”。
我是沉思拆迁办,一个不断重新理解世界的冲浪青年!
#说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