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团队作者张嵚
3月14日,是个和天才们有缘的日子,比如科学天才爱因斯坦,篮球天才昂塞尔德,甚至靠“摔跤”红遍中国的电影天才阿米尔·汗,都在这一天来到世界。但最惊险的却是年3月14日出生在多瑙河边的这位:暴雪呼啸的维也纳郊外,一位酒店老板的妻子难产,助产士冒着风雪狂奔两小时赶来,总算勉强完成接生。再稍晚一点,孩子就要没命。多年后好些欧洲音乐迷调侃:“我们的宴会上差点没有圆舞曲。”
没错,这位惊险出生的孩子,正是年革命时受尽唾骂的“音乐败类”,人类音乐史上公认的巨匠大师:“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下面简称施特劳斯)
不过,满怀音乐天赋出生的施特劳斯,出生后却生活在乡邻们同情的眼神里:可怜的孩子,怎么摊上这么个苦命呢。
一:问题儿童
虽然施特劳斯家经营着一家小菜馆,家境看上去不错。但七岁时施特劳斯生母去世,再婚的父亲又跌入多瑙河里离奇身亡,扔下施特劳斯跟着继母过活。失去亲生父母的施特劳斯,也养成桀骜不驯性格,直到继母再婚,继父戈尔德的到来,才改变了他的命运。
虽然并无血缘关系,但戈尔德先生却对施特劳斯倾注了全部心血。戈尔德更发现,每当酒馆里有流浪乐师演奏时,正胡乱折腾的施特劳斯,必然会默默凝神静听。看在眼里的戈尔德咬牙拿出大笔积蓄,在施特劳斯生日那天,送他一件名贵礼物:一把小提琴。
但戈尔德没想到,自己这番爱意,却叫“问题儿童”施特劳斯,又加了个“魔障”毛病:在学校倒是不惹祸了,有空就拿着小提琴疯狂演奏,还突发创意在小提琴里灌啤酒,每次课间演奏,都把身边同学吓得跑精光。学业当然更加速下跌。直到13岁那年,施特劳斯以糟糕成绩结业。全班师生才算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受折磨了。
在当时的奥地利,小朋友到了十三岁,不能继续学业,就该出去干活糊口了。可好些店铺一听说是“问题儿童”施特劳斯,立刻慌不迭的拒绝。最后还是继父戈尔德亲自陪同,把施特劳斯送进一家书籍装订铺做学徒。不料施特劳斯到了就又打又哭,最后竟然又抱着小提琴冲出来,撒腿朝着维也纳奔去:竟想着靠一把小提琴,就去“音乐之都”维也纳混饭。
如果真叫这“问题儿童”,就这么撒腿跑到维也纳,这一手“魔障”演奏,不知又要吓跑多少观众。万幸的是,跑累的施特劳斯倒在一处草地上呼呼大睡,碰巧被路过的奥地利音乐家波利扬斯基撞见,一瞧这孩子睡着觉都抱着提琴,波利扬斯基当场就激动了,叫醒后简单一聊。波利扬斯基更是边聊边兴奋:人才啊!立刻拽起施特劳斯就奔了施特劳斯家的小酒馆,冲着继父戈尔德连拍胸脯:这孩子交给我,我保证他成为大师!
就像武侠小说里被意外打通任督二脉的少侠一样,投身波利扬斯基门下的施特劳斯,满身音乐才华源源爆发,十五岁就成了维也纳顶级乐队帕默乐队的小提琴手,然后在乐队首席音乐家兰纳的鼓励下尝试创作,独创的圆舞曲果然一夜爆红。二十一岁时的施特劳斯,已然红遍了维也纳,拥有了一大批铁杆粉丝,成了与兰纳齐名的乐坛新星。
但成名的施特劳斯,“问题儿童”越红脾气越大。一次排练口角后,暴怒的施特劳斯抄起大提琴就大打出手,兰纳也拿起大提琴狠砸、现场全砸得稀烂。事后施特劳斯懊悔不迭,做了首音乐向兰纳道歉,这就是著名的《和解圆舞曲》,把兰纳听得眼泪哗哗,但听完后眼泪一抹:你爱去哪去哪,帕默乐队装不下你了。
这“问题儿童”,再感动也不留了。
二:音乐拿破仑
被兰纳扫地出门后的施特劳斯,音乐事业却已火热上涨,他的“施特劳斯乐团”也是越发红火,到他26岁时,已经发展到了八个乐队多乐师的规模,影响力更席卷欧洲,在欧洲各国的音乐会,只要打出“施特劳斯”的招牌,立刻就是一票难求。在英国演出时,英国的皇储维多利亚公主(未来的维多利亚女王)都为他的音乐陶醉,竟当场翩翩起舞。把一群英国保守老臣都气得尴尬。
此时的施特劳斯,已经是大红大紫,在当时的西欧城市里,只要他一露面,立刻就引得崇拜者们疯狂围观。照莱比锡的报纸说:“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之于奥地利人,犹如拿破仑的胜利之于法国人”。不到三十岁的年纪,他已是欧洲音乐的“拿破仑”,当之无愧的王者。
就这样风光了十几年后,四十出头的施特劳斯却吃惊获悉:有个狂妄年轻人居然在维也纳郊外的咖啡馆里摆开场子,专门选在施特劳斯音乐会的当天演出,指名道姓要挑战他的“王者”地位,挑战者正是他的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下面简称小约翰)。
这事说起来,就是施特劳斯欠的一笔“债”:亲情债。
施特劳斯二十出头时,与初恋安娜结了婚,这以后施特劳斯大红大紫,却又与一个叫艾米丽的女人打得火热。后来他一度患重病被艾米丽抛弃,不计前嫌的安娜耐心照料,才把施特劳斯的命捞回来。可刚能下地走路的施特劳斯,立刻又撒腿奔了艾米丽家。可怜安娜一个人含辛茹苦拉扯孩子们,竟把儿子小约翰,成功“拉扯”成又一音乐天才。
其实,施特劳斯对儿子小约翰,也曾寄予厚望,一心盼着小约翰能成为一个伟大的银行家。小约翰童年时,更是一练琴就被施特劳斯拿藤条打。待到施特劳斯抛弃妻子后,小约翰的音乐才能却井喷了。但对这“不听话”的儿子,施特劳斯却常年打压,还动用权力威胁维也纳的各家剧场,不许接纳小约翰来演出。熟料倔强到底的小约翰,竟在维也纳郊外开起音乐会,这下引得人们纷纷跑去瞧热闹,把施特劳斯自己的音乐会都晒一边。
恼羞成怒的施特劳斯,干脆又派人去小约翰的音乐会现场,打算给儿子砸场子。谁知这些负责砸场子的“爪牙”们,听到小约翰优美的演奏,竟是瞬间“黑转粉”,特别是听到小约翰那一曲讲述母亲安娜艰辛的《母亲的心》时,全场更是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人们纷纷奔走相告:“音乐拿破仑”要易主了——他的儿子小约翰(小约翰·施特劳斯)。
自此以后,这对同样身负奇才的父子,更陷入了冷战里。血雨腥风的年革命战场上,这爷俩的“冷战”更白热化:投身革命的小约翰,与支持奥地利皇室的施特劳斯,各自拉了一支乐队,在枪炮大作的维也纳城里针尖对麦芒演奏起来。这就是近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一刻:大小施特劳斯的“父子之战”。
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革命失败的小约翰,名气却红透欧洲。“胜利”的施特劳斯呢?却是从此臭大街,连革命群众被屠戮的血债,好些人都算到他头上。他的演唱会门可罗雀,迫于生计只好离开维也纳,流落到慕尼黑海德堡等地,却是走哪都受够骂。甚至有时刚到一处,骂他的书信就紧跟来,“音乐败类”之类的字眼扑面而来。曾经的“音乐拿破仑”,就此身败名裂。
三:艺术不朽
随着革命烈火的平息,人们渐渐想起的,依然还是施特劳斯优雅的圆舞曲。数月后回到维也纳的施特劳斯,演唱会再次火热起来,但他此时最牵挂的,却是此时才华如火山般喷涌的儿子小施特劳斯。他开始为儿子的“圆舞曲之王”成就高兴,甚至多次给朋友表露出与儿子和解的愿望。但终于,没有张开口。
年9月25日,感染猩红热的施特劳斯与世长辞,闻讯后悲痛赶来的小施特劳斯,看到了他刻骨铭心的悲伤一幕:施特劳斯的“爱人”艾米丽,早就卷了施特劳斯所有财产逃窜,连施特劳斯身上的衣服都脱的不剩。只剩下全身赤裸的施特劳斯,孤零零躺在光床上……
年9月27日,施特劳斯的葬礼正式举行,维也纳城几百口大钟悲伤轰鸣,十万多维也纳群众自发走上街头,为这位“音乐拿破仑”送葬。目送着他的棺木,埋入了卡伦堡多勃林教堂墓地。这是他抱着小提琴奔向维也纳时,途中睡着的地方。是梦开始的地方。
恩怨情仇,都将随着时间消散,唯有施特劳斯的一百五十首圆舞曲,历经多少时光磨砺,依然唱在全世界每一个热爱音乐的朋友心中。只此,他已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