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学术专著,半月自营狂销册,每

市场上关于巴洛克音乐的书,内容大多是演奏演唱技法的介绍,“诺顿音乐断代史”系列中的《巴洛克音乐》则区别于此,它观察梳理巴洛克这个断代中音乐风格的发展轨迹及内在脉络,特点突出。对于本书的运营,上海音乐出版社亦进行开拓性创举。百道网邀请上海音乐出版社国际事业部主任段劲楠、《巴洛克音乐》责编于爽、上海音乐出版社市场营销事业部主任李娟,共同讲述书里书外的故事。

巴洛克时期在西方音乐史上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时期。它上承文艺复兴时期,下接古典主义时期。它出现在欧洲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也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逐渐转型的阶段。

巴洛克这个词来自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巴洛克也代表一种音乐风格,西方古典音乐很多重要的、为我们所熟知的体裁,如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协奏曲、奏鸣曲等,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它的开端一般以歌剧的诞生(年)为起点,而它的终结则是以巴赫的逝世(年)为标志。在它之后,西方音乐史便从古代进入了近现代。因此,巴洛克时期可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时期。

“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是美国诺顿出版公司于二十世纪后期策划的一套音乐史系列丛书,上海音乐出版社自年起决定引进这套书。其中,《巴洛克音乐:-年的西欧音乐》是国内第一本详细讲解巴洛克音乐史的专著,第一本有关巴洛克音乐的学术专著,有巨大的学术意义和实践的指导价值。

这本书对巴洛克时期西欧国家的音乐与音乐生活提供了广范而平衡的概述。作者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地举例说明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力量是如何促进了巴洛克音乐风格与常规的发展,通过对这个时期的音乐理论与分析,宫廷文化、宗教改革与对应宗教改革的讨论,提出了巴洛克音乐的风格、体裁与文化的意义。另外,本书对国家和地区的学派与潮流加以组织,也讨论了一些以前忽视的领域,例如女性作曲家,西班牙、葡萄牙及其殖民地的音乐,以及法国音乐。

《巴洛克音乐》中译本面市距离英文原版的出版已有近二十年时间,但是它对国内学界仍具有很大的学术借鉴意义。中译本翻译历时五年,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贾抒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余志刚翻译,余志刚校订。

百道网专访上海音乐出版社国际事业部主任段劲楠、《巴洛克音乐》责编于爽、上海音乐出版社市场营销事业部主任李娟,请他们介绍这本书的出版故事。

上海音乐出版社国际事业部主任段劲楠

《巴洛克音乐》责编于爽

上海音乐出版社市场营销事业部主任李娟

诺顿音乐断代史的“前世今生”

“诺顿音乐断代史”系列(TheNortonIntroductiontoMusicHistory)是美国久负盛名的W.W.诺顿出版公司邀约音乐学者编著的一套经典读本,也是当今全球最畅销的古典音乐文化读本之一。就像丛书名所表示的,这套书既然是“断代史”,那就是一套“史书”,它以音乐史的不同时期作为断代依据,共包含六卷分册,分别为《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音乐》和《二十世纪音乐》,目前除《文艺复兴音乐》外,其余五卷分册中译本均已出版。

《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中世纪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作者:理查德·霍平译者:伍维曦出版时间:年08月

《巴洛克音乐:-年的西欧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作者:约翰·沃尔特·希尔著译者:贾抒冰余志刚出版时间:年01月

《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的时代》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作者:菲利普·唐斯著译者:孙国忠 等出版时间:年04月

《浪漫音乐:十九世纪欧洲音乐风格史

(原版引进精装)》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作者:[美]列昂·普兰廷加著译者:刘丹霓出版时间:年08月

《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史》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作者:罗伯特·摩根译者:陈鸿铎等译杨燕迪等校出版时间:年05月

不过,这套书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史书”,因为它总的来说是以不同时期重要作曲家的作品为主线来叙事的,没有对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做深入、详细的解读。段劲楠强调,总而言之就是不要忘记,这是一套“音乐断代史”丛书。

他介绍称,今天,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或者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音乐学院、艺术学院等学府在内的高等音乐教育机构,可能都会很自然地把这套书列入学生阅读书单,学生们对这种学校或者教师推荐的“必读”图书可能觉得习以为常;反而是普通的大众读者,特别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发现了这样一套书后会感到如获至宝,完全不会认为这是一套晦涩难懂的专业著作,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觉得像是看故事书,一旦读起来,就“根本停不下来”。

在美国,这套书的编写、出版顺序并不是按照自古及今的编年、断代顺序进行的,而是“中世纪音乐”→“浪漫音乐”→“古典音乐”→“二十世纪音乐”→“文艺复兴音乐”→“巴洛克音乐”这样的顺序。系列的第一本《中世纪音乐》,出版于年,距今已有四十多年。作者理查德·H.霍平教授已于年去世,这本书出版时他65岁,已经是中世纪文化以及中世纪音乐研究领域的丰碑级学者。

W.W.诺顿出版公司起初并没有打造一套丛书的想法,本是打算与霍平教授合作,出版一部关于中世纪音乐的专著。霍平教授欣然答应,从动笔到成书,他为此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这样的付出下,成就一部史诗级的中世纪音乐文献毫不意外。“但即便如此,霍平教授自己一定也难以想象,他的这本书如今已经成为一部标准英文文献。要知道,所谓的标准英文文献,不但是专业知识上要够硬,就连写作本身也要足够出色,才能从海量的英文出版物中脱颖而出。换句话说,在欧美很多高校中,不管学生是不是学音乐的,都要阅读这本书,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拓展综合知识面。”段劲楠谈道。

这本书出版后在欧美很快便成为了畅销书,它的购买热度和评论热度甚至超越了同时期出版的不少小说,后来W.W.诺顿出版公司趁热打铁,正式策划了“TheNortonIntroductionto

MusicHistory”系列,又陆陆续续寻找在各个断代史研究上同样极具分量的学者,用了前后共27年时间,完整打造出如今被我们译作“诺顿音乐断代史”的这套丛书。

在费维耀社长主持下,上海音乐出版社从年开始引进、翻译、编辑、出版这套丛书。“汲取全球菁华,发挥专业优势,调动全球资源,服务中国读者”,费社长作为出版方总策划,能够充分调动国内顶尖学者编译团队和市场销售渠道来为这一出版项目保驾护航。事实证明,这是一套成功的出版物,拥有可观的市场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段劲楠表示,就音乐史这个相对小众和专业的题材而言,这套书中译本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音乐爱好者通过可信、可靠的读物来了解真实的音乐世界,推动了古典音乐教育以生动的形式不知不觉融入生活,也推动了高等教育语境下的综合阅读文献得以扩充。

费维耀

浅析巴洛克音乐诞生的三个因素

《巴洛克音乐》在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中位于已经出版的《文艺复兴音乐》和《古典音乐》之间。因此它的范围和书名都是由这个系列的整体规划所决定的。这本书试图对西欧所有国家在十七和十八世纪初的音乐文化做一次更加全面而均衡的论述。

本书的作者约翰·沃尔特·希尔在“作者前言”中表示,巴洛克音乐在本书中是从这几个视角加以探讨的:社会史、历史文化人类学、该时期的音乐理论、音乐风格史和历史的叙述。社会史是有用的,因为音乐活动始终是一种社会的活动,而其中的音乐作品正是这种活动的产物。历史文化人类学聚焦在过去社会的文化价值,以及它们在著述、艺术、抽象的思想和其他象征性行为的形式的表现上。作为文化的产品,音乐作品可以部分地解释为文化价值的体现。该时期的音乐理论使我们能够了解过去的音乐创作参与者们的思想倾向,他们包括作曲家、表演者、听众、赞助人、评论家和教师。它有助于我们像那些参与者在其创造中可以理解的那样追随音乐的进程,也有助于我们消除只能引起失望和误解的不合时宜的期待。风格史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手段,在我们的心中组织一幅各种体裁和风格变化的多种多样的图景,而这是十七世纪的音乐家们从未遇到过的。历史的叙述提供了一个年代的框架,让我们在解释的时候避免错误,当我们重温过去的时候,加上我们所要求的形态和观念的等级。

约翰·沃尔特·希尔认为,本书作为一个整体将展示宫廷文化和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之间互相关联的影响,这在大部分十七世纪音乐的背景中可以看到,即使那些影响并不总是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些影响在这里作为一个统一原则的主要元素被提出,依据这一原则,他把大约—年的这个时期作为一个单卷本的主题加以合理的论述。

《巴洛克音乐》的译者余志刚在《话说“巴洛克”(代导读)》中指出,在巴洛克音乐所赖以产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中,有三个因素是最重要的。第一个因素是人文主义,这种来自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思潮在巴洛克早期继续发展,并在音乐领域结出了硕果,那就是歌剧的诞生。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力图复兴古希腊的戏剧,之后有了单声歌曲风格的诞生。这是一种主调音乐的风格,是对古希腊戏剧朗诵的模仿,代表了巴洛克早期的新的音乐风格。

第二个因素是实验科学的发展,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出自巴洛克时期,如伽利略、莱布尼茨、斯宾诺莎和牛顿等人。他们带来的新的观念和成就深刻地影响了音乐的发展。人们离开了神秘的数字迷信去发现音响的本质和原因。十二平均律这种新型律制的诞生、拉莫的重要理论著作《和声学》的出版等都反映了当时的音乐艺术对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要求。

第三个因素是音乐赞助人制度的兴盛与变化,巴洛克时期正值欧洲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很多君主和贵族的宫廷成为重要的音乐文化中心,传统的音乐赞助人制度也随之发展到顶峰。这种制度源自教会和宫廷对音乐的赞助,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教会和宫廷,在巴洛克时期,一种新兴中产阶级对音乐的赞助也在逐渐兴起,与教会和宫廷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势。

自营一天册,半个月册

《巴洛克音乐》责编于爽告诉百道网,在此书之前,市场上相关巴洛克音乐的书大多是关于演奏演唱技法的介绍,而本书则是观察梳理巴洛克这个断代中音乐风格的发展轨迹及内在脉络的通览式专著,这也是它最大的亮点。

这套断代史的中译本六卷的总量估计约三百五十万字,参与此项翻译工程的译者众多,且六本书虽然是断代史,却有着相关的联系,对于其中一些关键性的词、术语以及概念,要尽量保持统一,这可以说是编辑时的最大难点。西文以长句见长,但却不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所以译者和编辑们需要将长句拆分成符合中文习惯的较短的句子,同时保持原文的句子结构和关系,保证意义准确。

自决定引进此套丛书后,上海音乐出版社就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师生开始了通力合作,以杨燕迪为带头人,几乎集中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全部相关教师参与翻译,同时也吸引了中央音乐学院的余志刚、贾抒冰。在着手翻译之前,杨燕迪起草了一份关于此套丛书翻译体例与相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0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