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万今天还是带大家倾听田艺苗老师所讲解的巴赫,作为第一次听巴赫的我们,选择了带领大家听巴赫的赋格曲,为什么不听巴赫更有名的哥德堡变奏曲,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而是选择有点陌生的赋格曲。因为赋格曲是巴赫音乐写作的核心,你一定要先理解赋格曲才能理解巴赫。如果赋格都听不懂,你听的巴赫可能就白听了,你只是在拿巴赫的音乐在舒缓情绪。
巴赫写了非常多的赋格曲,比如说48首前奏曲赋格,同时他的其他的大型作品里面,像哥德堡变奏曲、无伴奏、大提琴族群等等这些大型乐曲里面,也都有赋格的段落,所以可见这是巴赫写音乐的一种组织的核心。
我们常常听说巴赫是复调大师,为什么?因为赋格曲是最体现复调思维的,而巴赫又是最擅长写赋格曲的,所以他称为复调大师。巴赫的赋格曲音乐思维缜密,深部组织的细节丰富而有趣,有足够的信息量,所以经得起反复聆听。因为声部丰富,听起来就有一种辩证的思想深度,我觉得这正是巴赫最了不起的地方。
后来有不少音乐家模仿巴赫写赋格,小门德尔松,舒曼都写过小赋格曲,但是没有人像巴赫那样写出辩证的思想性的。我们常常觉得听巴赫就显得很高深,为什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会听巴赫的赋格曲。
如果把巴赫当作建筑来听的话,去分辨它的基本建筑材料,比如说是砖墙的、钢构的、混凝土的,哪些是它的地基承重墙和主厅,哪些是回廊玄关等附属结构,基本上理清这些已经算是比较懂巴赫了。所以今天我就特别选了巴赫最喜欢写的赋格曲,这也是一种能够体现他的建筑感的乐曲,来带领大家一起拼接。
赋格是什么呢?赋格最早是来自拉丁文,他的意思是追逐或者逃遁,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这种音乐的鲜明的特点,因为赋格曲本质上就是主题在每个声部的追逐和模仿。赋格是一种古老的音乐,他在巴洛克时代非常的神性,音乐的巴洛克时代一共有多年,巴赫处于巴洛克的末期,是当时的一个总结性的一个巅峰性的人物。
如今看来,巴赫对于音乐史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他确立了赋格曲的模式。我们知道在巴赫之前赋格曲的写作是比较松散比较零碎的,没有一个确定的模式,巴赫就通过他的很多的作品来确立了这种赋格曲的写作的格式,巴赫写了非常多的赋格,除了48首前奏曲赋格之外,还有赋格的艺术,还有音乐的奉献里面的赋格曲,还有英国组曲,法国组曲里面也有非常多的赋格曲,他用这些作品通过这些大量的练习,确立了赋格最经典的最有逻辑性的写作格式。
我想学习钢琴的盆友们对于赋格曲也是非常熟悉的,因为我们的小朋友的钢琴考级大概从3级到10级都会要求弹一首赋格,为什么谈赋格呢?因为赋格它内部的组织非常的严密,非常复杂,它主要考验小朋友左右手结合的能力,当然非常的难弹,如果中间弹断了抛锚了可能就会接不上去。在赋格里面最重要的素材,也就是说最先出现的是赋格的主题,相当于我们刚才讲的大型建筑里面的基本素材,巴赫有各种各样的主题,有叙述性的,有舞曲风格的等等,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巴赫的第8首生D小调赋格,这首赋格只有10个音,而且一拍一个音很简单,但是主题的轮廓非常的清晰,先是一个5度的上行,然后反向的直径下行,
希望看到这的观众老爷们潜心的听着音乐,了解巴赫的音乐主题是如何在不同的声部追逐模仿,如何建筑成一个作品的骨骼的。
我们针对乐理进行分析最先主题是在中间深部进入,接下来高音声部第二次出现主题,在一个小的尾声之后,主题在低音声部再次出现,如此三个声部都出奇,如此我们看这个主题的发展过程,就像写一篇论文一样,逻辑非常严密,非常的清晰。
来到中间这一段,
在这里我们听到了主题的倒影形式大家可能不太容易找到啊,我们仔细听他最底下的声部。
如果我们再回顾一下原来主题的模式,就能够找到它了。我们原来的主题是怎么唱的呢?滴答滴,让我们把进度条进行回调。发现了吗现在是整个倒过来进行主题的演绎。
滴答滴答,音乐就像一条山的曲线在水面上倒过来的样子,倒影我们现在不太能看到了,但是在巴赫当时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游戏式的写法,像巴赫的赋格的艺术里面也有一些倒影,但是只有巴赫写这样非常完整的导演出现在音乐中,后来也有不少的作曲家像斯特拉文斯基这些作家,他们也会在音乐中写一些倒影,但出现的都是碎片性质的倒影,把倒影作为一种发展音乐的手法,前面可能Do,Ra,Mi,后面mi,ra,do,ra,mi,fa,fa,mi,ra,这就是一个把圆形和倒影堆在一起来发展音乐的一种手法。
赋格曲除了主题除了转调之外,还有小连接小尾声和过度的段落。我们刚才讲的回廊门厅这些附属结构,看起来好像不太起眼,其实它是赋格里面最难写的部分,因为主题是不变的,没有什么花样,如果要抒发情感变得有趣,往往就要靠这些小连接。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阅读,非常高兴可以带领大家一起来听巴赫的赋格曲。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文章对于巴赫的艺术欣赏有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