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6日,音乐人小河在北京启智特殊教育学校发起了首届“回响儿童节”。之后每年六一,小河的演耳团队都会联合艺术家朋友们一起,和孩子们共同度过快乐的“回响儿童节”。
今年六一,因为疫情原因,无法与孩子们见面,因此“回响儿童节”与小河的另外一个项目“寻谣计划”结合,在线上举办了一场“长不大的童谣”音乐会。
黄绮珊、彩虹合唱团、安娜伊思马田、斯斯与帆、以及小河、周云蓬及万晓利组成的“横切面”乐队……这些著名音乐人都带来了好多好听的歌曲。
这不是小河第一次采用这样的方式与大家一起分享记忆里的美好童谣。
今年3月14日,他还曾邀请老狼、龚琳娜、安娜、莫西子诗、钟立风、低苦艾乐队的刘堃等音乐人,以童谣守护者的身份出现在“童年的回响”直播音乐会上,献出自己人生第一次直播弹唱和连麦。
这也是疫情期间最引人注目的直播音乐会之一。
在小河看来,“寻谣计划”不只是为了让大家找回童年的感觉,“唱一首小时候的歌就找到童年的感觉了吗?童年其实从来就没有消失过。无论你现在多大,你的童年都在你现在的生命里,就在你的身体里,就在此刻。我们只需要真的看见它。”
从疯魔音乐人
到做最美好的事
年生于河北邯郸的音乐人小河,曾是独立音乐圈最疯魔的一位。民谣、实验、摇滚,他的音乐难以归类,却奇异动人。他的酒后故事,更是可以编一本荒诞故事集。
年,30多岁的小河把创作从自我转向他人,他用12个月的时间,找来12个陌生的普通人物,和他们各相处一两天,创作一首歌,他称为“肖像计划”。
他写煤矿工人、90后北京女孩、艺术品收藏家、历史事件中逃难瑞士的华人、保洁员,应准妈妈的要求,为她还未出生的孩子写歌。
美好药店乐队,小河是主唱,安娜摄影
年,他开始做“回响行动”,带着自己吟唱禅诗偈语的专辑《回响》,去了高山、海边、雪地、森林,邀请当地的听友们在现场和他一起排练,制作独一无二的唱片。音乐回到最本来的样子,与人沟通,与天地沟通。
民谣音乐人小河
而年开始的“寻谣计划”,是他认为目前能做的最美好的一件事。
“我以前的创作是非常自我的,但是走出来其实也是一种创作。就像一个人以前在一个小房子里,房间很黑,但是逐渐再往外走,终于可以从这个房间里走出来了。然后看见了花花草草,甚至看见人,看见了世界。”
寻谣计划现场,小河和团队一起为阿姨们伴奏
贝多芬说,音乐是一种更高的启示。在小河看来,音乐能给人带来启示的那部分,不是靠音乐完成的,是靠人本身完成的,靠人和人之间看不见的连接完成。
“可能最后连作品是谁做的都已经看不见了,我觉得是最好。就像看一座山,看沙漠里被风沙吹过的土丘,你就觉得那就是作品,而它没有创作者。”
从北京的“胡同寻谣”
到走向全国的“寻谣计划”
作为“寻谣计划”的发起者,小河从年开始尝试寻找“失落的民间童谣”。
北京的胡同,是小河“寻谣计划”的第一站。
他当时遇到了一位79岁的北京大爷,唱了一首京味浓郁、旋律古朴的儿歌《卢沟桥》:
“卢沟桥,卢沟河,卢沟桥上走骆驼,桥上驼铃叮咚响,桥下芦花一片白。卢沟桥,卢沟河,卢沟桥上狮子多,桥上狮子数不清,桥下芦花一片白。”
小河和提供《卢沟桥》童谣的何大爷在卢沟桥
童谣的魅力瞬间击中了他,他感动地强忍着泪水,没有流下来:“这是我做音乐这么多年从没听到过的一首歌,它的旋律特别好听,歌词很少,但特别有画面感,让人能感受到骆驼在桥上走的节奏。”
小河和何大爷
除了这首歌,小河还收获了很多惊喜,这也让他决心把“寻谣计划”变成一个持续进行的项目,从北京走向全国,对各地童谣都进行发掘和新编。
06:32从年到现在,小河聚集了一个小团队,靠跑断腿这种“最笨”的方式去四处奔波寻找童谣。
他们已经走过了北京、长沙、杭州、上海等4个城市,采访了多位老人,采集民间歌谣资料余份,从中提取活化出30多首美妙动人可以传递给今天以及未来孩子的本土童谣。
06:00视频提供/Figurevideo
“寻谣计划”最美好的部分
是“连接人与人”
小河有一个小女儿,他找到第一首童谣的时候,曾想:“一定要让我的女儿听到,我觉得她会很喜欢。”
为了寻找童谣,小河和他的团队每天在各个城市走街串巷,到老人聚集的胡同、公园、社区去寻找,和老人一个个接触、沟通。
早晨8点,背着阮琴的小河会走进某个公园,悄悄靠近大爷大妈聚集的地方,听听他们在聊什么,自然加入话题,再开始问:“我们是收集上海老童谣的,你们有没有记得小时候唱的童谣?”
小河、熊熊等音乐人在北京公园
碰到玩乐器的老人,他还会拿出阮琴跟老人互动一段。每个公园常常一逛就是3、4个小时,像大海捞金,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
往往也会遇到无功而返的时候。但小河灿烂的笑容里总是有极大的热情,因为对他来说,寻找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小河(中)与吴大爷(左一)与杨老师(右一)
小河说:“我们每一次去寻找,都是在开启一个通道。我们都是美好事物的通道,越通顺,越喜悦。”
当他们找到好的童谣,会请老人先唱,再让专业音乐人调整和改编,并尽量保存老人记忆中的曲调,最终形成有文本、有韵律、还有演唱者的多媒体作品。
小河在金华给杨奶奶录音
每一站在花几个月时间寻找和整理童谣之后,小河的团队还会在当地做现场音乐会,请提供童谣的老人和今天的音乐人合作,把老童谣用最自然美好的方式传递给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孩子。
杭州站现场,杨眉良爷爷教大家唱《摇摇小铃》
在小河看来:“寻谣计划更看中的,不是收集的结果,而是中间的通道:这个项目最美好的部分,是连接人和人,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音乐让这部分连接可以被听见。”
让老童谣在接力与活化中
拥有新生命
随着整理出一首首童谣,挖掘到一个个唱童谣老人背后的故事,小河发现,“老有老的帅,老有老的美”,生命的力量与庄严,让他深深赞叹。
“像北京的《卢沟桥》,上海的《摇船》、杭州的《秋柳》……我们听到的不仅是童谣,也是一个个老人和城市的珍贵记忆。”
04:45《秋柳》,李叔同作词
小河说,“随着一代代老人的离去,一首首童谣也在消失。真正的童谣和最真切的爱有关。在消逝之前找到它们,用今天的方式重新唱响,那一刻,老人、孩子和年轻人发生了自然美好的连接。这是我目前能做的最美好的事情。”
在“寻谣计划”推进过程中,小河和他的团队也遇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接力人”,从3、4岁的孩子到90多岁的老人,从身边的朋友到陌生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人看到了“寻谣计划”的努力,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当中。
小河邀请莫西子诗等音乐人排练《秋柳》
“寻谣计划”也正在开拓各种新的渠道,联动各地文艺、社团,从线下到线上,号召大家一起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