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傅聪先生的关门弟子孔嘉宁演绎纯正贝多芬

全网抖音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0927/115874.html

今年在贝多芬诞辰周年之际

音乐厅迎来了不容错过的贝多芬奏鸣曲盛典

来自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最年轻的亚裔教授—孔嘉宁

将带你现场感受只属于他的“巅峰技巧”

在贝多芬诞辰周年之际

本场音乐会,孔佳宁将演绎贝多芬不同时期的奏鸣曲

少年贝多芬、青年贝多芬、中年贝多芬(年)、晚年贝多芬(年)

01

古典与浪漫碰撞,年少的动荡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作品Op.13(悲怆奏鸣曲)

Op.13创作于年至年。贝多芬亲题“悲怆”,拥有浪漫标题和炽热的青春风格而名倾天下。Op.13使用相近的主题材料和刻意的追忆将乐章连结在一起,开辟了幻想奏鸣曲的道路。

“悲怆奏鸣曲”(GrandeSonataPathetique),看到“Grande”就会知道贝多芬赋予音乐“宏大的气势”,透过首乐章起始句第一个缓慢的戏剧性引子(fp强后突弱的和弦,附点节奏,休止符),贝多芬式坚定不移的力度,暴力威势,破天荒地突破了古典主义形式的束缚,行进中暗藏叹息恳求,种种细节揭示法国大革命在作曲家心灵与音乐中所记录下来的时代声音。在波浪般起伏的三连音里,我们隐约捕捉到两百多年前那惊心动魄的历史变幻。第二乐章如歌的柔板,不徐不急,讲述一个男人特别遥远的故事。有人说听了会感到生命的悲凉慢慢地变成了一条河。而我不,我沉迷在最美的终乐章,那再现部与首乐章的呈现部相似而不相同,似乎印证了人生若只如初见,却绝不如初见的命运。

02

雄伟乐思的雏形

《E大调第九钢琴奏鸣曲》作品Op.14之1

Op.14两首作品在形式上都简洁紧凑,小巧玲珑,标志着向不大有戏剧性的发展的转变,在年至年间完成。《E大调奏鸣曲》(Op.14No.1),我们应注意到某些细节,贝多芬营造魔幻音效,首乐章的装饰音居然可以壮大成“号角声”,与一贯的典雅轻巧有所不同;复调技法下旋律的交错,犹如辛德勒对两首OP.14所认为的,“有两种意见之争,也有夫有妻,有相爱的男女之间的对话”。这种争吵与对话,在第二乐章与终乐章末尾仿佛都能听到。无望的爱慕,一如维特对绿蒂?

03

音的游戏

《F大调第二十二钢琴奏鸣曲》(Op.54)

贝多芬突破钢琴奏鸣曲“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传统结构模式,自由灵动,从两个乐章到四个乐章都运用自然。这首Op.54与Op.78(“泰丽莎”)都是小巧简洁至两个乐章的钢琴奏鸣曲,亦有“音的游戏”之称。

《F大调钢琴奏鸣曲》(Op.54)由于夹在“华尔斯坦”与“热情”两部高峰作品中的低谷,短小简单,像小雏菊在夹缝中倔强向着蓝天伸展,别有一番神采。作品超然幽默,采用大量的复调手法,若当做后面“热情”奏鸣曲的预热序曲来看,也饶有趣味。

04

排山倒海的热情

《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Op.57)(热情)

根据车尔尼的回忆,贝多芬自己认为Op.57在他的钢琴奏鸣曲中是最好的一首。当贝多芬用愉快超越的音调结束“华尔斯坦”时,“热情”还持续地被一种不寻常的悲剧气氛所主宰。“热情”名气之大,招致众多名家拿它分别与《地狱》(但丁)、《李尔王》、《麦克白》以及《高乃依的悲剧》进行比较。

贝多芬在Op.57中,无可置疑地超越了古典钢琴风格的领域,创造了那时闻所未闻的音响和结构。他为乐器和技术提供了达到极限的可能。强度大大扩展,音色流光溢彩,甚至接近了管弦乐的洪亮。首乐章很快的快板依次呈现的音乐材料中,潜伏着“命运动机”、“挣扎动机”和“希望动机”,颤音装饰像黑暗中透出的一线光明。此乐章相当于是对背景的描述,我们隐约捕捉到大革命的血雨腥风。第二乐章,音符在想象无穷的变奏曲天地里驰骋,用感人至深的吟唱迎接下一个乐章的热情啸歌。脱缰野马般的第三乐章比“暴风雨”更狂飙肆掠,它极速咆哮穿行,跟“月光”第三乐章难分伯仲,那种美都有如同乱中取胜的智慧与定力。

创作于-年,年出版,并被出版社取名为“热情”。题献给弗朗茨·勃伦斯维伯爵,伯爵家中有女子泰丽莎与约瑟芬,贝多芬先后爱恋的对象,至于作品本身是否有关乎爱情热度呢?只能各自猜测了,而“热情”这个标题是出版商瞎掰出来的,不过也算蒙得七七八八,因首尾两个乐章确实如暴风雨般有雷霆万钧之势。

05

生涯后期的境界

最后三首奏鸣曲,是贝多芬在结束了侄儿的监护权诉讼之后,在创作《庄严弥撒》期间写的。相继完成于年晚夏、年底和年初。贝多芬此时不再力图给他的奏鸣曲风格以交响乐式的宽度,他返璞归真,回到了较小的规模编制,赋予它们多样的严格复调音乐结构和一种超凡脱俗的即兴性格。在三部作品里,乐章顺序的高潮再次被置于终乐章中,音乐在高潮中戛然而止。

《E大调第三十钢琴奏鸣曲》(Op.)

《E大调钢琴奏鸣曲》(Op.),最初动笔追溯到年首月,贝多芬应邀而作,将手头的《庄严弥撒》予以搁置。次月,贝多芬把康德名言“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写进谈话本。Op.呈献给布伦塔诺小姐,题词中写道:“此曲最要呈现给你的,这并不是一般常见的东西能比拟,这是精神,这是把地球上高贵、杰出的人性连接起来的精神,这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其摧毁的作品。”

E大调和降A大调是贝多芬最喜欢的抒情调,而肖邦则把他最美妙的旋律写在降D大调上。此曲抽象思维已凌驾在钢琴技巧之上,他用崇高、简洁,甚至苦涩、生硬的音响来震撼我们的心灵。Op.的核心在终乐章,亟需激动人心的意外放在结局。贝多芬用优美的主题旋律抒写“如歌似的,并充满感情的行板”,六个华丽精彩的变奏,心性如孩地嬉戏,似乎尘世的一切烦恼纷扰都破坏不了这种美好。这是否与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较劲?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噢,人啊,你当自助!门德尔松、勃拉姆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24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